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

中国数字时代: 奇客资讯 | 抗议可以 但别游行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奇客资讯 | 抗议可以 但别游行
Sep 10th 2013, 10:10, by Grass Mud Horse

中国的审查机器如何工作外界所知不多,但众所周知的是它的全方面无死角。哈佛社会学家Gary King最近完成了两项研究(一,二)揭示中国的审查策略。他认为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选择性审查人类言论的行动。中国不审查一切不和谐的东西,而是不遗余力的从互联网上消除特定的信息。中国允许对领导人和政府政策的尖锐批评,但不允许将批评付诸实践。加州San Diego的中国专家Susan Shirk说,中国领导人迫切希望扼杀另一次起义。她说,在专制国家,由于没有选举或没有民意测验,领导人往往不确定公众的情绪。允许批评是一个聪明的情报收集举措,高层通过监视民众对当地领导人的批评采取行动解除官员职务,使民间对高层有更大的信心。Gary King发现,无论你是批评还是拥护政府,只要是呼吁公众集体行动,此类的信息都可能会被删除。原因可能是亲政府的集会可能会在未来演变成反政府的抗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共同网 | 横滨华侨团体就中华学院土地问题达成协议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共同网 | 横滨华侨团体就中华学院土地问题达成协议
Sep 10th 2013, 10:15, by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横滨华侨团体就中华学院土地问题达成协议

横滨华侨团体就中华学院土地问题达成协议

在横滨中华街,两岸华侨团体间久拖未决的土地问题日前终于达成了协议。图为8月拍摄的台湾华侨学校"横滨中华学院"校舍,楼下是中餐馆。(共同社)

  【共同社9月10日电】在横滨中华街(位于横滨市中区),两岸华侨团体间久拖未决的土地问题日前终于达成了协议。受东西冷战和两岸对立等影响,该问题遗留至今。相关人士表示,期待此事有利于中华街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土地是位于中华街中央的台湾华侨学校"横滨中华学院"的校舍地皮。1948年华侨团体购买了这块土地,所有人原本应写学校,但当时因故用该团体代表的名义做了登记。虽然决定今后过户重新登记,但国共内战令此事陡然生变。当地居民因所支持的对象不同而一分为二,土地问题变成了卷入国际政治的问题。

  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国民党则在台建立政权,横滨华侨团体内的对立固化。1952年,支持新中国的教师被台湾派强行赶出了学校。亲大陆派华侨在附近开办"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于是横滨便有了2所华侨学校。

  一名70多岁的知情男性证实说:"政治进入了狭小的街区,整条街包围在危险的气氛中。"华侨团体也分为两派。

  作为名义所有人的华侨团体代表在生前要求双方就土地进行协商,上世纪90年代末双方开始互相让步。2008年提倡改善两岸关系的马英九政府上台,加快了中华街的改变。台湾派高层强调:"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现在是最佳时机。"

  大陆派高层也提出,"虽然存在芥蒂,但条件已经成熟。希望日中勿因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主权问题相互仇视,运用智慧交往下去。"根据此次达成的协议,相关人士近期将把土地过户至"横滨中华学院"名下。(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奇闻录 | 老师就像导游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奇闻录 | 老师就像导游
Sep 10th 2013, 10:05, by dapigu

9月10日,江浙宁波某小学六年级一班班主任在其班级微博 @我们1班 发布了该班同学的一篇作文《园丁与导游》。文章虽然不长,却说理明确,称老师不应是将学生思想修剪成为整齐划一的"园丁",而应是带领学生游览各种美好风景的"导游"。截止10日晚6点,这条微博已获近20000次转发。(...)
Read the rest of 奇闻录 | 老师就像导游 (10 words)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萝卜网 | 看节目发现中国人太精了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萝卜网 | 看节目发现中国人太精了
Sep 10th 2013, 10:09, by Grass Mud Horse

看节目发现我操中国人太精了,因为好多日本人对made in china产品质量印象不好没人买,所以丫给改成made in P.R.C,结果大部分日本人都被蒙骗了以为是神秘西方国家哈哈哈哈哈哈(@咖啦死六六六)

萝卜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舒立观察】G20:如果中国不再刺激经济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Subscribe to Bloomberg Businessweek

Ge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for 84% off what others pay on the newsstand - that's like getting 38 complimentary issue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舒立观察】G20:如果中国不再刺激经济
Sep 10th 2013, 09:45, by Chinese Netizens

搞好政策协调诚然重要,但各主要经济体要"首先办好自己的事"。对中国而言,就是以全方位改革应对经济"换档"减速与转型阵痛

面对相似的经济困境,同在G20峰会之际,中国做出了不同以往的政策选择。在刚刚结束的第八次G20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此举显示,中国决策层将坚持"稳增长",但给予"调结构"更大权重。中国不会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外部不应对中国继续充当"全球经济火车头"抱以不切实际的希望。

目前,全球经济仍笼罩在"大衰退"阴  阅读全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爱思想 | 赵汀阳: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爱思想 | 赵汀阳: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Sep 10th 2013, 09:01, by Chinese Netizens

   "现代性"与"全球性"

  这个题目,其实没有确定答案,这是一个新问题,而且是一个尚未稳定的问题,还在变化中,所以我不能说已经有个能够看得很清楚的答案,也许会有许多答案。因此,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思考。

  面对新问题,首先的困难就是没有一套现成适用的成熟概念,能够用来恰当地反思正在发生剧变的时代。有些人也许不同意,因为现代思想就是我们手头现成的成熟观念,一直都很好用。可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现代正在终结,而一个新时代正在开始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取决于什么样的划分标准。现代的衰落是慢慢发生的,是在现代的盛世就开始的,新时代的发生也是一个过程,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起点。也许,我们可以称呼这个新时代为"全球时代"。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全球化甚至在他那个时代就开始了,那时不叫全球化,而说世界化。马克思是对全球化最早进行反思的思想家,他相信每个国家的解放问题必须通过"国际主义"(英特纳雄耐尔)去解决,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起来打倒各国的资本主义。但马克思似乎没有意识到,至少没有严重地意识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未必能够联合起来,而全世界的资本家反倒是有可能联合起来。这一点有些悲剧色彩,后来的全球化事实说明,各国的无产阶级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而很难大公无私地联合起来,而各国的资本家却在某些方面更有条件同流合污。

  马克思也是反思现代性的最早思想家之一,但那时的现代性问题并不严重,相反,那时属于现代盛世。100多年来,尽管有许多欧洲左派思想家或激进思想家一直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但现代性还是一路高歌成为了世界的秩序、价值观和通用标准。现代创造的各种世俗好处都是具体而实惠的,貌似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比如各种技术进步所创造的物质、便利和享受,个人权利所保证的自由,市场化和民主化所制造的半真半假的平等,而现代产生的各种痛苦和危险却比较抽象和隐蔽,就像慢性病一样,因此,许多人相信,现代具有无限进步的能力,能够在不可救药之前克服各种挑战。

  曾经有一种说法,是福山发挥黑格尔的说法,叫做历史的终结。经济和民主得到充分发展的现代性被认为就是历史的终结。这个说法很快就被事实证明是错的,在现代性的顶峰之时,历史很快就重新开展并且全面进入全球时代,而真正终结的是现代。现代性的终结也是全球时代创造了新游戏的时刻。这是一个思维和行动经常失效的年头,人们能够熟练使用的思维方式在对付新时代和新游戏时,往往是无效的,于是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好像难以解释也一筹莫展。约书亚•雷默在《想不通的时代》中描述了美国主导的各种现代策略似乎突然都失灵了,甚至适得其反,比如国际秩序、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环境治理、地方动荡或各种目标不清的革命,与其说是动乱,还不如说是乱动,诸如此类各种"想不通"的事情。总之,在今天,现代的概念和逻辑很难解释问题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思考新游戏。

  人们一般相信世界现在仍然处于美国主导的状况,美国作为游戏操盘人,应该比较清楚这个世界在干什么,许多事实暗示美国似乎也不清楚世界怎么了。美国20年来干了很多得失难说的事情,比如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到阿拉伯的各国革命,尽管美国大力投入,却似乎没有摆平局面,仍然战乱不止,很难说处处动乱对美国治下秩序有什么明显好处。现在美国又转向亚洲。这一切行动在动机上很合情,都是为了美国利益,但是否在思维上合理,就难说了。"事与愿违"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典型状况,以现代游戏的逻辑去操作全球时代的游戏,就难免"事与愿违"。

  中国的情况就更复杂了,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中国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踏进未来,新老问题同时存在,同时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两个时空中,类似于量子同时存在于两个空间。于是,中国不得不同时操作两种游戏:现代游戏和全球游戏。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性到今天仍然在建构过程中,可同时又已经深深加入了全球游戏,参与建构世界的未来。双层身份和双重游戏使得中国的问题更加复杂难测,但也并非没有优势,双重视野虽然混乱,却也提供了反思的机会,不至于固守既定观点。

  为什么对于今天的问题,思维容易受挫,事情容易想错?这是我们今天试图在一起共同思考的问题。思维失效在学术上的征兆,我相信有目共睹,典型表现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话语变得非常可疑。比如说,十年前经济学是很受信任的,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声誉大挫,人们发现经济学家并不那么可信。这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误,而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那些现代思维框架、概念和方法论可能不再适用新游戏,至少不足以反思新游戏。有个反潮流的经济学家纳西姆•塔勒布指出(Antifragile,2012):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robust)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就变得非常脆弱而崩溃。塔勒布说,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也就是像生命而不是像机器那样去生存。塔勒布的反脆弱思维几乎就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方法论的当代回声。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忘记应该像一个灵活多变的生命那样去思考?这可是人本来就会的。问题在于,一个时代都有其既定利益的受益者,于是,正在终结的时代的主流观念总是拒绝思想,总是希望人们不要去思想,而去遵循既定观念。每个时代的既定收益主体希望人们不要去想新的问题,不用去颠覆秩序,这样才能够维持自己的收益。因此,在一个时代终结的时候,人们总是迅速捍卫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回避新问题,而直接把立场当成结论。这就是今天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所看到的那种无思想状态。只有立场,缺乏理性论证、分析和灵感,这就是一个时代正在终结的不思症状。

  在没有准备好如何思考剧变世界的时候,现代既有的那些观念就是话语的救命稻草,所有想维持现代游戏的人,都拼命抓住和捍卫那些其实已经步履蹒跚的现代观念和价值观,那些观念成为不思考的借口,被毫不犹豫的宣布为不可质疑的。如果只能遵循政治正确的观念,还能思想吗?恐怕除了复述,还是复述。安迪•沃霍尔可以无节制地复制世俗形象,从而使世俗形象从习以为常的无意识状况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反思,可是,复述政治正确的观念却没有那样幸运,恐怕不可能变成艺术,而只能把被强加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专制。

  现代观念本身并不是错的,它们都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对于现代游戏很有效。但关键是,现代观念能成功解决现代游戏的问题,却未必能够解决全球时代的新问题,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的,因此无效。如果坚持用现代性去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

  互联网重新定义自由和民主

  我并不反对现代的思想成果,而是说,现代思想需要在新条件下被重新解释或重新定义,以便适合新游戏产生的新问题、新规则和新标准。

  什么是新问题?比如说,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的自由和民主。互联网是全球化的一个典型隐喻,如果说什么东西长得最像全球化,甚至就是全球化的典型,那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意味着一个全球的思想广场,类似希腊的观念广场(agora),公民都可以到广场自由发言,公开理性辩论,寻求共识。作为普遍开放的自由交流空间,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自由和平等,但比现代的自由平等概念的含义更丰富,这种更丰富的意义来自互联网的网状关系存在方式,而现代的自由平等受制于个人这个实体存在单位。就是说,现代自由主要是个人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实现为个人权利,而互联网的自由不仅是作为免于强制(free-from)的消极自由,而且是作为自由获取(free-to)的积极自由,因此,互联网的自由(free)同时也意味着"免费"(free),这才是互联网的自由平等精神。于是,本质上说,互联网应该是一个免费的自由平台,是资源平等共享的平台。

  可是,应该不等于事实如此。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网络资源并非自由平等共享,而是要交费的,并非自由获取,甚至还被权力所入侵和控制。尽管互联网具有全球化新游戏最典型的特征,但却仍然被现代游戏的资本权力所控制,互联网的理念远没有实现。在此背景下就出现了像亚伦•斯沃茨(Aaron Swartz)这样的网络革命者,一位网络共产主义战士,软件天才,著名黑客,他盗取了大量有版权需要付费阅读的科学技术知识,准备在网上无偿公布。今年年初受到美国法院指控盗窃,判30多年徒刑,之后他自杀了。他有一篇宣言叫《游击队自由取用宣言》(Guer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他说资本主义霸权以网络收费的手段控制各种知识,把科学技术这些应该共享的知识资源变成商业的牟利产品,学术被资本所控制,这也就意味着把贫困的国家和人民拒之知识门外,剥夺了穷人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这是一种可耻的暴力。既然信息就是力量,控制信息就是拒绝让人民分享自由权利和平等机会,就是反人民、反自由、反民主。他鼓励黑客们和科学家们联合起来,以网络游击队的方式把科学知识偷出来免费公布。传统的共产主义反对私有财产,以平等侵犯自由,代价太大,而网络共产主义却试图以合理的平等去扩大自由,因此是对现代的平等和自由概念的一种反思。无论网络共产主义是否得当,都不能够简单地用现代概念去反对的,因为它提出了新游戏的新问题。按照现代的概念,知识产权用于保护商业利益是正当的,但在全球化时代,这样的权利概念是否会变成一种新专制或者促进垄断性的剥削?是否需要在全球条件下重新定义、重新解释?这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技术专制的可能性

  现代有个典型观念叫进步,历史观也是按照进步观来叙事的。进步有许多类型,有观念或价值观的进步,甚至社会制度的进步,这些进步一直都存在争议,但科学技术的进步,通常被认为是无可质疑的进步。然而,在全球化条件下,技术进步会不会导致无法控制的灾难甚至种族灭绝呢?许多人会说,技术本身没有问题,是人有问题,人有可能使用技术导致灾难。理论上说,技术本身的确无过错,但是,技术有可能形成某种无法抗拒的诱惑,或者人类无法自控的巨大能力,以至于导致无法控制的违心后果。科幻想象的具体事情未必真实,但危险确实存在。现实地说,技术进步会不会在将来导致一种没有人对付得了的新专制?这是完全可能的。比如说,将来每个人都带有一个全部信息的芯片,能够确保安全、医疗并方便一切服务,大街上每隔50米就有一个能够为任何人提供全面方便服务的感知器,类似监控头,那时每个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有感知器马上感受到你的全部信息,并且为你提供一切对你可能有用的信息,毫无疑问,这会是一种普遍平等的全面服务,但每个人也可能对此种优良服务产生无法摆脱的依赖,就像毒品依赖。全方位的服务似乎提供了尽量多的自由选择和充分的平等,但同时也完全操纵了每个人的生活和思想,这是一种全新的专制:每个人好像是自由的,但是整个的自由选项和权利空间都被信息和服务所定义和预制,这种自由没有创造性,只有选项。这是一种非常舒服的新专制,而且非常可能实现。

  有人也许会说,我可以不要这个芯片。人显然有这个自由,可是恐怕很少有人去行使这项权利,因为那样就将失去人人需要的各种社会服务。当服务成为生存必需的系统供给,也就成为无力以抗的权力,人人都会"自愿"接受被控制,就是因为需要整个系统所提供的生活甚至生存服务,只好放弃自由而接受新的专制。社会越发达,人们的生存就越受制于技术、经济和社会服务,也就必需接受系统化的专制。以为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生存问题就普遍得到解决而只剩下自由的生活,这是现代幻觉,而且是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幻觉。事实上,高度现代化和全球化反而把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深深植入在复杂的技术和服务系统中,每个人都无法自拔,就是说,在发达现代的生存反而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难题,不再是一个双手劳动就能够解决的简单问题。对许多人来说,生存甚至变成一个比各种自由权利更难以实现的目标,一个更费力的目标。我们可以观察得到,在自由和民主不断得到推进和成功的时代,人们享有的权利越来越多,可是悖谬的是,(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7543.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奇闻录 | 邵阳人要说邵阳好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奇闻录 | 邵阳人要说邵阳好
Sep 10th 2013, 08:41, by Grass Mud Horse

9月7、8日,很多湖南邵阳市民都接到一条短信,短信开头是:"邵阳人要说邵阳好,家乡才能真的好"。短信是邵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发来的,短信称,请接到省里民意调查电话,同时给出了客观公正、积极评价的市民,凭通话记录可以领取误工补贴。

113283020

官方请求民调只说好话?

邵阳市民张先生是7日收到这条短信的。张先生的理解,短信就是要邵阳市民只能说邵阳的好话,邵阳不好的方面就不要说。

张先生称,邵阳拿着政府的财政钱来收买人心。省里要打民调电话,就不要把实际情况,和邵阳不好的东西,向上反映,怕对邵阳不好,"我觉得这样做不妥"。

据邵阳某区综治办人员介绍,只要完成省里电话民调,凭通话记录就可以领取300元补贴。一位综治办人员称,号码必须是省里的民调电话,其他的都不算数。领取补贴时,市民不需要提供通话内容的录音等材料。

发放补贴为提高完成率?

是不是一定要在调查时说"好话",才能拿补贴?

对此,邵阳市综治办工作人员解释称,说实际情况就行,发放补贴是为了提高电话调查访问的完成率,此前完成率一直很低,只有百分之六七。

也有市民反映,除短信外,也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或民警入户登记,让他们在调查时"说一些好的方面"。

针对该短信,某区综治办工作人员解释:"邵阳人不说邵阳好,那邵阳怎么有发展前途呢。我们就是鼓励大家多说说好,也有利于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都要靠大家一起来努力。"

更新:针对网民和媒体反映"邵阳发短信求市民配合民调,说好话给补贴"的问题,邵阳市委市政府已经叫停,并向网民致歉。对发短信的市综治办提出严肃批评,责成作出检查。要求立即纠正、坚决杜绝类似做法,不得出台干扰民意的措施。

来源:新京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爱思想|白志强:首发中篇小说:阴阳界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Subscribe to Bloomberg Businessweek

Ge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for 84% off what others pay on the newsstand - that's like getting 38 complimentary issue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爱思想|白志强:首发中篇小说:阴阳界
Sep 10th 2013, 08:30, by Chinese Netizens

  本小说经长期采访,但小说的人物及故事全为虚构,如果和生活中的人物相似,发生的事件也相似,那纯属偶然。如果有谁对号入座,那绝非作者本意。

  1

  X城的郑局在警界熬了二十六年,才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副局长。郑方成自己觉得他这一生大起大落,经历了起落的人生才丰富。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就在他升任副局长那一年,患难妻子得了癌,从查出来到去世只经历了三个多月。

  他送走了妻子,人一下憔悴,白发也陡然增多,那一年他四十八岁。独生女儿燕燕那一年研究生才毕业,也刚分配到了他们局下属的分局机关当了人事科的内勤警员,级别定了股级,四个月后就享受副科待遇。他女儿学的法律专业,研究生攻读的是刑法,却干了人事部门的工作,这全是郑局的安排。父女俩为安排工作深谈了几次,最终女儿很听话,开始搞人事。他经历了一生的摸爬滚打,明白了经营人场才是一生的大战略。

  如今他经历了三年孤寡日子,竟然赶了一回时髦,悄悄地和一个漂亮的女手下好上了。这个手下会来事儿,他是一次检查工作到了一个分局机关,见了这个妩媚迷人的女孩儿,她是个刚分配来的干警,而她是主动进攻,送他出来的时候竟然悄悄叫了学长?那是最新词汇,韩国学来的。他问了,她和他是一个母校,也是警官大学毕业的。但是他毕业的时候这个女孩子还没出生,正急着乱投胎呐。于是他多看了几眼这个女孩子,心里突然就起了一些对这个女孩子的柔情。女孩儿就要了他的电话,现在的女孩子真是大胆也敢做敢当的。她主动给他发信息,有些挑逗意味的信息,于是他回应了。两人只吃了几顿饭喝了几次咖啡竟然同居了。之后两人也竟然信誓旦旦地相爱了,结婚了。他娶了一个刚从警官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刑侦技术干部,这个新婚娇妻小名也叫燕燕,大名叫陈金燕,比他的女儿竟然还小一岁。

  在这桩婚事上,女儿坚决反对。但是没抗过父亲的执拗和坚决。父女俩谈崩了。但女儿就是女儿,是亲生的,父亲还得关照女儿。他很少让新婚娇妻和女儿见面,一年只在春节时聚会一次,吃了团圆饭说些不咸不淡的话立即散了。而女儿要是有事情找他,他会约女儿到一间餐馆或者是茶社说事儿。

  郑局新婚后一下显得年轻了不少。他在市局的排位上升到了第二,主管刑侦和大案要案。一把手也快到点儿了,剩八九个月也退了。他觉得再努力一把,以他五十一岁的年龄,当上一届正局级官员应该问题不大。

  女儿燕燕也结婚成家了,极快有了个小外孙。女婿让他安排到了一家公司,当执行老总。女婿拿了不菲的年薪。女儿也早就有房有车有保姆,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富婆日子。

  他现在和新婚娇妻算是梅开二度,他天天下班回家保姆已经做好了饭菜,老夫少妻吃了饭一块儿悠闲散步,双休日也一块儿出去打高尔夫球度假旅游什么的,小日子过得还行。

  但是近期他隐隐地感觉空中掉下了一条绳索,这条绳索套在了他的脖子上,绳索后面那只看不见的手,只要一使劲,他就得玩儿完。

  他已经开始悄悄地防范,但是绳索有些勒紧的意味,他有些憋气了。

  尤其是昨天,一把手苟局找他谈了一次话。苟局全名是苟胜全,全局的干部只能称呼这位有了不好称呼的一把手为胜局,但背后全称呼他狗局或者是老狗或者是——"汪汪指示"什么的。狗局老谋深算,在这座城市混了一辈子,在公安系统混了一辈子,一生只是升,从没有落的。老狗从基层片警一路绿灯升到了市局一把手位置。而且这个老狗根子太深,无论哪个书记市长上任全会立即和老狗成了铁哥们。在这一层意思上,郑方成觉得他远远不如老狗会经营会钻营会笑会上下打点什么的。老狗无论谁上任谁下台全没有影响他的位子,只要前任让后任接手这座城市的一二把手职务,或升任更高的职务或歇了调任人大政协什么的,再或者是平调到了另一座城市任原职,全会给接任的新领导介绍老狗,不会给新任领导介绍他郑方成。所以老狗是这座城市的不倒翁,是个官场人物,是个风光一生的人物。

  而他老郑是起伏跌宕,他这一生东倒西歪地爬上来了,实在不易。

  老狗和他谈话的时候竟然在办公室?还是谈笑风生的?还是递给他极品烟?还冲泡了极品绿茶?但是却说让他静心等待,周哥要启用他了。说了老狗凑近了他,小声说,咱的周哥这人太念旧情,周哥来了电话,让我选个人手,先送到京城。很快跟着周哥上任,周哥就要上任一个大省任职一把手了。

  他听了,心里开始嗵嗵嗵地跳腾。但是他极快稳定了情绪,听着老狗说下文。

  但是,老狗没说下文,老狗盯着他,同时也在琢磨着他的神态。

  他立即想起来八年前的一桩大案。

  周哥在这桩大案子上要"回报"一下他这个小兄弟了?这是游戏规则,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讲究还人情。而官场这样的学问异常讲究这一层。他学了一生,只学会了广泛播种人情,他并不要求人们也还他人情。但是该来的一定会来。

  他盯着老狗的脸,琢磨老狗的意思,没有回答。

  但是老狗仍是笑,仍是劝他喝茶,仍是又给他扔了根烟,还要替他点上,他抢着先给老狗点上了烟,才给自己点了烟,他吸了一大口,长长地把烟闷在肚里在五脏六腑循环,才慢慢地吐出了烟,凑过去也小声说,胜哥,我真去?能不能点给我几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儿?

  说了他立即觉得他还是太嫩,他后面这句话不该说出来的。好事坏事儿?敢怀疑周哥?

  他只在最关键时刻叫老狗胜哥,也只在两人说为难的私密事儿的时候叫胜哥,还是在气氛融洽的时候叫胜哥,其他时候全称呼他胜局,或者是一号。尤其是当着得力部下们的面,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他会用对讲机喊叫一号,一号,我是小郑,请一号首长指示!

  但是老狗仍是笑,背靠在了大班皮椅子上,说,不用点你了,方成,你会干好。也能干好。还问什么好事儿坏事儿?兄弟,这是一次机会,得紧紧抓住不放!

  他说,我五十一了?还要背井离乡的?

  老狗仍是笑,说,兄弟,五十一岁是老了?还是正当壮年?想想,毛爷爷什么年龄进京的?

  他也笑了,说,老人家么,五十六岁进京。

  老狗仍是笑,说,对了么兄弟。这年头咱们这些人,还要说什么背井离乡?带着媳妇一块走了?先住宾馆酒店了?说了他又凑近了他才小声说,你只是在京城窝一两个月的事儿,到了地方上,应该是政法委书记的角儿,当然我是猜测,最低也得是省厅的一把手吧?过度一下了?之后进省委党委?周哥这人,不愧是咱的老大哥啊!

  他心里越发沉稳了,套近乎地说,那胜哥不去?

  老狗指着他仍是小声说,也仍是笑着说,兄弟,我六十了?马上到站了吧?我也没文凭,要弄个假文凭吧?全局干警盯着呐。我也没业绩,我只能窝在这儿了,周哥的意思异常明确,让我选个人手。压根没提让我去。我当即就选了你,兄弟,你要是干到省部级,还有十来年功夫。你行。我不行了。得面对现实吧?

  他还想再呆会儿,因为他一下如坠十里大雾中,看不清前方是什么了,一片云山雾罩的。去北京窝上一两个月?如果情况有变呐?他回来?回来了就什么也不是了,这里的位子已经让挤满了,他当个局机关的视察员去?

  但是,老狗来了手机电话,他看了号,对他一笑说,我接个电话?

  他赶紧告辞出来了。

  这是老狗的保密电话,只要他对下属笑着说,他要接个电话,那是逐客令或者是他的这类电话不方便任何人在跟前听。

  他回了办公室,一直在抽烟琢磨,什么意思?又踢给他一个雷?这个雷什么时候炸?谁死谁活?他一概不知道了。因为雷的弦儿是空中那只手掌握着,他的命运也由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掌握着,在空中的那只手是他经营了一生,但他的命运让空中那只手紧紧地攥着,而空中这只手是周哥?胜哥?吴哥?齐哥?他压根弄不清的。去了,坏事还是好事?他不知道。不去,肯定无疑是坏事儿了?他想躲也躲不过去。

  他先回味了一下老狗称呼他"方成",这也是两人私底下的暗语,他只要叫了胜哥,老狗也叫他"方成",这就是默契,两人的默契是长期达成的,每当老狗把为难事儿交给他办,办好了会官升一级甚至是两级三级。办不好了,那就得倒霉。有时候办好了,但是话没说好,也得倒霉。有时候事情全办好了,但碰上了一个暗雷,这个暗雷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弄不清。你还得倒霉。世道成了这了,你什么时候得意?什么时候倒霉?你自己不知道,只有上面的几个人知道,这是最难把握的官场规律。

  八年前的周哥是这座城市的副书记,二把手,也兼政法委书记,同时也兼任市局一把手。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一把手是惯例。而政法委书记是市委常委也是惯例。但是当时周哥还兼任了市委纪检委书记,那就是特例了。周哥在X城能让一把手也跟着他团团转。

  周哥通天,是这座城市呼风唤雨八面来风的人物。最为关键的是周哥背景深远,人家是红二代子弟。他爸是这座城市原来的一把手,同时也兼任省委副书记及常委。他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在这座城市说一不二。他爸在战争年代一路走过来,在这座城市经营了十来年,人际关系太深。虽然在文革中他爸差点被整死,但他妈硬硬朗朗地活着。周哥的父亲平反之后成了瘫痪,成年累月住院,享受高干待遇,脑子已经不灵,嘴巴更不灵,只会说,他妈的,抓起来枪毙。他爸无论是发脾气还是兴奋了,全是这一句话,他妈的,抓起来枪毙……

  周哥家里的几个儿女全靠了他妈安排。他妈的能量不小,他妈在这座城市摆个席面,一二把手及主要领导全得到场。他妈也能在京城住五星级酒店,一帮京官们全来看望老太太,因为这些京官全是他爸当年一手提拔上来又送往北京的。他爸的资格太老,会经营人场。他爸当年在位的时候看准了一个干部就找机会输送到北京当官了,而没有直接提拔的官员们也全是周哥他爸的战友同事同仁们的子女,这些子女们和周哥这样的官员全是从小一块儿玩大的。这一批京官们全称呼周哥的妈老太太,也有叫周妈的。周哥的几个弟兄们全安排得妥当,有做大生意开了集团公司的,有当了国企老总的,而周哥适应官场,他妈就只培养了这一个儿子在官场厮混,周哥在五十岁出头的时候进京城当了副部级高官。周哥调任京城是大前年的事儿。周哥在这座城市和北京全有一批铁哥们,也全在位。

  周哥一生只好一口,漂亮女子。他总是换媳妇。他换了三任媳妇,一任比一任年轻,一任比一任亮丽迷人。

  周哥是个重感情的人,他本来可以不离婚,只玩漂亮女子也成。但是周哥每次全是动真的,他一旦和一个女子发生了感情,那就离婚,和恩爱新欢结婚成家。在这一点上,周哥口碑有了点扯不清的小麻烦,否则他早就是省部级一路绿灯上去了。周哥是因为总要招惹风流,尘根没净,便难成正果。到了五十岁出头才上去只是个副部。

  八年前,周哥的第三任媳妇突然发现她吃的一类保健药品胶囊中竟然含毒。这个小妖精叫去了老狗,让他查一下。老狗当时任市局二把手,也是现在郑方成的职务。主抓大案要案的副局长。

  老狗查了二十多天,没查出来名堂。

  此间老狗让周哥的小三媳妇叫去训了一顿,竟然骂了他笨蛋,指着他的鼻子骂,说,连你这样的老狗也对你周大哥不忠,我要是死了是不是也是被冤死的?糊弄死的?

  老狗觉得憋屈,就把周哥单独请到了一个极大的度假村玩了一个系列,在休闲的时候他悄悄地说了小三媳妇骂了他。周哥听了,却说了几句让老狗发蒙的话。一句是,别在意兄弟,这小妖精有时候我也得让她三分。过一会儿又说了一句,这个小媳妇真的可爱,但是你也知道我快五十岁了,人家才二十来岁,是不是满足不了她了?又过了一会儿才说,兄弟,这个案子还得查,是有人搞我的小媳妇,还是搞我?

  老狗想了一天,才想清楚了,得把这个案子当成大事儿认真办,得查下去,还得快办。

  于是,老狗突然把当时任职下面分局刑警大队长的郑方成找去了,让他秘密带一个小组查这个案子,一切和老狗单线联系。同时老狗也给下面分局一二把手打了招呼,说郑方成暂时借调市局查一个大案,让郑方成的一二把手顶头上司不要管也不要过问郑方成的一切工作。

  郑方成带了一个侦破小组,全是他的兄弟们。紧张地工作了一周后就觉得案子进入了僵局。

  周哥的小三媳妇是游了泰国,跟着一家旅行团出去的。周哥不让小三媳妇太招摇,想玩了就出国玩,不要带随从更不要搞特殊。那个小三媳妇就是一个人参加了一个旅行团玩了七日游。她从泰国买了这样的胶囊,胶囊中查出来了含有几种微量元素,如果长期服用,全导致中毒也会导致对这种胶囊的身体依赖性。但是短期服用没有任何问题。那只是一类美容养颜胶囊。

  郑方成压根不想认真查下去,他知道前方是雷,要炸死谁呢?不就是吃了点儿胶囊想美容么?

  他当时悄悄地向老狗汇报了,老狗仍是表现出来了似昨天的那样子,和他谈笑风生的说话,(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笔会 > 小说 > 中篇小说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746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中青报 | 女作家买房辛酸史:夫妻月入4万追不上房价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中青报 | 女作家买房辛酸史:夫妻月入4万追不上房价
Sep 10th 2013, 08:21, by Grass Mud Horse

16379696824192014049

8月19日,北京地铁二号线上,一对年轻情侣望着脚下的售房传单。

拼命工作,也追不上疯涨的房价

于琪说,房子就是她的梦。

这位名校毕业,在著名公关公司做项目总监的白领,也是出版过五本书的作家。她曾在网上写了一篇"买房血泪史",记录了自己和丈夫林庆在北京"摸爬滚打"只为求得一隅容身之所的经历。万字长文有网友看哭了,一位还在大学读书的学生留言:这就是将来要面对的一个世界吗?

但于琪和林庆是幸运的,在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他们最终买到了房子。

"说实话在我长到二十七岁的人生里,从没有一件事如同在北京买房一样耗尽所有心血,动用了所有努力,如果不是我们有着坚实的感情基础,这份爱情估计会被这严酷的现实打击到基本破裂。"于琪有时候不愿意回顾买房的过程。

2008年于琪在北京读完大学,当时学校旁的房价只有9000多元一平方米;2010年这个数字就翻了一番,攀升至两万元;2012年更是暴涨至5万元。说到这里,这个从广西来的瘦弱姑娘喘了口大气,"有一种这几年工作的钱都白挣了的挫败感"。

2012年6月,于琪和当时还是男朋友的林庆决定买房。林庆是北京人,一直觉得买房这事需要和媳妇商量,所以在遇到于琪之前并没有买房。这个单纯的决定淹没在过去几年北京疯涨的楼市中。林庆有时也会想,如果早一点遇到于琪,早一点买房,置业之路是不是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艰辛。

从看二手房,到和中介打交道,最后到看新房、排号、选房、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每一步这两个年轻人都走得跌跌撞撞。直到今年5月申请贷款的时候还出了一个小插曲。

银行规定收入证明不能是公积金和工资分开的两张,但是林庆所在的外企有着极为严苛的人事制度,拒绝使用银行提供的模板。林庆的税后工资是12000元,申请的贷款是每月还6800元,按照银行规定,工资税后收入必须是两倍还款的数目,只凭工资的确不够,但如果加上满额缴存的公积金却是绰绰有余。林庆请求银行给公司的HR(人力资源)发封邮件沟通一下,银行批贷款的人说了句"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就啪地一声挂掉了电话,于是陷入僵局。于琪听到这个消息眼泪突然就哗哗地流下来了,她说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源于一种难以描述的无助。

最后两人追加了首付,由70万元升到100万元。每个月还贷减少到5900多元,才算解决了贷款的难题。在这100万元的首付里,林庆的父母出了70万元,剩下的30万元是两人工作以来攒下的钱,又向朋友借了几万元。"不过现在都还清了。"于琪和林庆一个月的收入有4万元,远高于去年公布的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223元。高薪的代价是化妆品都无法遮盖的黑眼圈。于琪的电子邮箱里每天都躺着数十封工作邮件,昨天,最早的一封来自凌晨4点。

即便是拼命工作,他们两个也追不上疯狂上涨的房价。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生活的关键词就是"找房子"。他们在烈日下暴走,看着一个又一个"不靠谱"的房子,然后发现自己准备的首付越来越付不起真正的首付。

从去年6月开始看房,到9月买到房子,他们原本看中的北京东边的二手房价格已从28000元一平方米涨到了32000元一平方米。8月他们决定买新房。于琪说,他们俩应该是最容易买到房子的那种人。林庆是北京人,有北京市户口,工作7年以来社保和公积金完全没有断过,于琪虽然没有北京市户口,工作4年,但社保和公积金也从没断过。"我们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刚需,首套房,我们有相对来说比较充裕的首付,林庆甚至没贷过款,我们买不到房子,那还有什么人能买到啊?"

在找房的过程中,于琪几近崩溃,她甚至开始变得迷信。她找同事算了星盘,第一次知道自己性格里还有无所畏惧的一面,凭着这点激励,她在第一时间去排队拿号。

最终他们放弃了华贸城,而国风美唐开了300多套房子,他们排到了1000多号。两个人把一切希望都压在万科金域上。于琪为了排到号,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他们去了万科的售楼处,不再像最初那样盲目地看,于琪认真观察了一下,发现售楼小姐都很忙,但是忙的程度不一,有些被十几个客户包围着,有些被七八个围着,他们没有找那个最忙的售楼小姐,而是找了一个客户不是那么多的。在一旁安静地等了许久,于琪表现出了极大的真诚和礼貌,说了自己的需求,而且坚定显示了买房的决心,交了定金开始等待排号。

在抽签前一共来来回回去了3次售楼处交材料,于琪觉得,如果不是真心要买的人估计早折腾不起了。她想,售楼小姐当然希望自己手里的人中签最多,因为这关系到提成。于是,他们每次都很客气,每次交材料都整理得整整齐齐,每次去都会跟售楼小姐交流心得。有一次,于琪看着对方的眼睛说,"我真的很想买到这里的房子,因为我看二手房已经看了半年了,我不想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了,我不想再和中介打任何一次交道了。"

于琪和林庆动用了所有社会关系,甚至通过朋友联系到一个负责销售的老总,她发了短信表明自己是购房者很想买到房子。过了很久,老总回复:谢谢你喜欢我们的楼盘,希望你买到称心如意的房子。

就在他们已经用尽浑身解数,筋疲力尽的时候,好消息传来,楼盘开盘,他们排到了100多号,这意味着肯定能买到房子。于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诚意打动了谁,她管不了那么多,迅速投身选房的大业。

于琪做了一个excel表格,把大概300多套90平方米以下、6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都输入进去,然后按照单价、价格、朝向、户型做了排列和打分,而且实地对照了沙盘算出了遮挡和光照时间,排出了序列。

选房当天,这个表格还真派上了用场。在一间大屋子里,选房者坐在下面,像学生一样注视着眼前贴满房间号的黑板,已经选走的房间号一个一个被贴上,于琪同时将自己手中表格上的房间号划掉。最后他们以每平方米24000元的价格买了一套89平方米的房子。

签约的时候,他们拿着七八张银行卡,还有信用卡来交款。林庆的额头渗出了好多的汗水,刷卡的时候手都在抖,"那几十万几十万的刷出去,感觉太刺激了!太刺激了!"而换到他们手里的,不过就是轻飘飘的几张打印出来的合同纸。

在去选房的前一天,于琪和林庆发生了决定买房以来最大的争吵。直到凌晨3点,他们还在为是买89平方米还是买115平方米的房子争论不止。早上6点多起床去选房,一路上两个人都冷着脸,签字时仍在犹豫。"当时有个大姐说,我要是你们就选89平方米的。"这一句话替他们做了决定。

最终办完了所有手续,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于琪突然忍不住流泪,在等一个红灯的路口,她开始放声大哭。在回家以后,林庆一个人躲在卧室里很久很久,直到沉沉睡去。睡醒之后他跟于琪说,他要好好工作,好好挣钱,他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赶快把贷款还了,给她更好的生活,让她继续自己的梦想。

一直想做编剧的于琪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她说现在的社会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很像,经济在极速繁荣着,问题也在逐渐滋长。在小说中,盖茨比的梦中情人黛西是个满眼物质的女人,于琪对此嗤之以鼻。"但对于女人来说,房子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安全感。"如果林庆不是北京人、买不起房子,于琪说她仍有勇气嫁给他,"大不了离开北京。"她盯着眼前的咖啡,决绝地说。

为什么越等房价越高 是不是该听中介的话

两代人为一套房 

李舒说他代表了一个群体。这群人为买房忙得晕头转向,拿着父辈的钱,随着政策调控楼市的踟蹰,等最终晃过神来,房价已经翻了番。

李舒刚刚在北京工作一年,在这一年里,父亲从河北老家跑来北京六七次,专门为儿子看房子。李父说:"作为父亲,给儿子买个房子,就算完成了任务。"

每一次看房之旅都同时见证了房价的攀升。当中介劝李父"赶紧买,房价还得涨"时,他觉得是在"忽悠"骗钱。"政策调控决心那么大,我当时相信房价是会降的。"一年过去,当初看好的二手房价钱已经从每平方米27000元涨到了37000元。李父有点懵,"感觉被耍了,还不如早听中介的话。"

自2009年12月,政府开始调控楼市,相继出台了"国十一条"、"国十条"、"9·29新政","新国八条",以及今年2月的"国五条"。在某地产租赁服务平台上,2009年北京的二手房平均交易价格走势图以近乎垂直的直线上升到每平方米20000元,在经历一段相对平稳的增长后,如今这条曲线已经到达38000元的高点。

去年,李父在老家相继卖掉了一套110平方米和50平方米的房子,一共卖了150万元,本来打算拿这些钱给李舒在北京买房子,但父子二人总觉得政策出台后房价会降,这一等,一年过去,北京的房子每平方米又涨了一万元,原来的150万元已经不够,"相当于我丢了一套房子。"李父不免懊悔。

1996年,李父曾在北京十里堡进修过,附近的房价是每平方米3000元。虽然工资每月只有300元,但李父觉得在当时,房子从来不是阻挡年轻人留在北京的障碍。"有了正式的工作,单位还会分房。"银行贷款也比现在容易很多,"没有那么多限制条件,当时鼓励贷款,你不想贷,银行还会做你的思想工作。"

当这座城市装不下这些人的买房梦时

在北京赚钱 回家乡买房

仍有许多人羡慕于琪和林庆,毕竟他们在北京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生活在这座城市,但这里装不下他们买房的梦想。

三张挂着粉床帘的上下铺,贴有花花绿绿海报的墙面,摆满瓶瓶罐罐化妆品的桌子,暖气片上,一丛枝蔓嫩绿的盆栽正好勉强挡住一块漆皮脱落的墙面,布艺衣柜和大大小小的行李箱挤满了屋子。这是北京一家高校后勤女员工的宿舍,藏在食堂楼上。食堂背后的露天楼梯是通往那里的唯一入口。整个楼层有十多个房间,共用一个卫生间、洗衣机和开水炉,外面有一个晾衣服的天台,旁边就是一个小型密闭垃圾站。

27岁的罗珍和五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姑娘蜗居在这里。记者前去探访时正赶上罗珍的丈夫来宿舍看望她。去年罗珍跟着来京读研的丈夫离开河南老家,在附近高校当食堂服务生"陪读"。夫妻俩所在的高校隔一条马路相望。为了省下租房子的钱,他们一个住在职工集体宿舍,一个住在学生宿舍。"一个月就挣3000块钱,要是租房子的话就全花光了,更别提买房的事儿了。"罗珍说。

尽管即将拿到理工科名校的硕士文凭,但一脸书生气的罗珍的先生对房子和未来还是充满了担忧:"还有半年毕业,现在就业形势不是很好,不知道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在北京买房不太现实,可能还是会回老家发展。不确定的因素比较多,打算定下工作之后再考虑买房子的问题。"

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还不知道在哪儿安家呢,所以暂时没考虑买房子的问题。"一些刚刚出来闯荡的年轻人对于买房问题选择了暂时的搁置和逃避。

虽然梦想中的独立空间还遥遥无期,但这并不妨碍罗珍偶尔畅想以后的生活:"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一定好好装修一下。"

"跟这些年轻人谈房子的事儿,正戳到他们痛处啊。"一位年长的美发店老板说。这些年轻人从家乡来到北京打拼,没有光鲜体面的工作和旱涝保收的待遇,也许,他们最大的满足便是在北京赚到足够的钱回家乡买套房子。

只能容下一人的书店过道里,陈晨正弯腰帮顾客从地上的书堆中找书,并不断向这位新顾客推荐会员卡。陈晨是一家主营高校教材教辅的小型连锁书店店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绩效。离高校开学还有半个多月,她便开始向每一位提前购置开学教材的学生询问所在学院、所学课程、所需教材以及学院人数,以便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存货。

陈晨今年26岁,已经有小孩的她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她去年从河北邯郸老家来到北京淘金。"工作上的热情很大一部分来自买房子的愿望,现在每个月差不多能存2000块钱,我准备五年之内在老家买一套至少100平方米的房子。"陈晨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她坦言,选择这份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提供住宿,不用额外花钱租房子。陈晨的丈夫和四岁的孩子目前和父母住在老家的老房子里。"我当然很希望能把老公和孩子接到北京一起住,不过这样的话就得租房子,离买房就又远了一点。"陈晨说。

陈晨有点后悔在房价大涨之前没有考虑买房大业,"那时太年轻了,没想那么长远。不过后悔也没用,已经回不去了,还不如现在抓紧努力奋斗呢。"

陈晨很关心房价,每次打电话回家必问。房价一点点地涨着,心里不免有点着急,但她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老家的房价上涨不是很快,房价涨,收入也在涨嘛,我觉得我的收入差不多能跟得上房价。"

张庭跟陈晨有着相似的想法。"在北京买房子?我连想都不敢想。"张庭今年三月在重庆垫江老家的县城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总价50万元的期房,首付30%,未来10年每月要还4000元的贷款。20岁离开家乡,从普通服务生做起,今年24岁的张庭已经是一家经济型快捷酒店的大堂经理,工资也从4000元涨到7000元。去年有了女朋友后,他和家人开始考虑买房结婚的事情。因为工作忙,张庭把看房的重任交给了老家的父母。"没有花父母的钱,15万元的首付都是我自己交的。"说到这儿,小伙子的声音明显高了。"不过以后还贷款可能还得让父母帮帮忙,4000块钱的贷款确实有一定压力。"

"按揭像个黑洞,我不想让自己的生活乐趣和享受都掉进去"

买与不买之外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除了斩钉截铁决定要在北京买房和下定决心回老家置业的年轻人之外,还有一些人有新的选择。

冯艾硕士毕业后留校从事行政工作已经两年。短发、套装、个子不高,眼神坚定。她的办公室有一面硕大的落地窗,从这里望去,能看到西北三环早已不再崭新的商品楼,而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三四万元。这个数字对于冯艾来说,相当于一年薪水减去花销的全部结余。

冯艾说她自己比较"决断",当得知学校即将在通州建新校区时,她当机立断在靠近通州的河北省境内买了套80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6000元,时隔一年,现在已涨到9000元。冯艾觉得,6000元的房价和当时在湖北老家县城的价格差不多,"这个价格还不算太疯狂,并且有可能在附近工作。"没有经过多少犹豫,冯艾就在母亲的帮助下买了这套河北境内的房子,从这里开车到冯艾的学校需要3个小时。

冯艾从不认为自己是"有房一族"。不仅因为买房子的钱大多来源于父母,而且如果自己工作没有调动的话,新房离单位太远。她更多地将这套房子看做一种投资。

短短几年的时间,冯艾的同事就迅速划分为"有房阶层"和"无房阶层"。社会学专业出身的她有些不解,"我们说社会分层是可以跨越的,但在房子这件事上,似乎难以跨越。"对于年轻人和他们背后的普通工薪家庭而言,房子就是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

在这座"大山"面前,毛峰决定绕道而行。2011年,毛峰从北京一所"985"高校毕业,坚持着不买房的观点。在一家中央媒体人力资源部门供职的他,暂时居住在单位分配的周转宿舍里。"60平方米两居室,我和另一个同事一人一间,设施齐全",付给单位的"房租"是每月300元。然而,这一福利的期限是三年。明年开始,他也要同大多数人一样,过上在外租房的生活。

毛峰还没有女朋友,"从没考虑过结婚的问题"。他说,即便每月要付几千元的租金,也不会考虑买房子。在他毕业那年,五环内的房价就已经涨到3万多元一平方米,"我觉得以我的收入不可能买得起房子,从此不再想这事,也不焦虑了。"

"买不买房,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几十万元握在手里,才有可能考虑买房。我要是能拿出1000万元,肯定不会对买房的事这么抵触。但除了父母赞助,年轻人哪儿来这么多钱?"他的圈子里,父母代付首付的现象挺普遍。毛峰却说,基于家庭的经济能力,他不会接受这种做法。"我也不羡慕用家里的钱买上房子的人,只有用自己挣的钱买了房子,才有成就感。"

对于已经付过首付、拥有住房的年轻人,上千元的月供亦不是小数目。毛峰不止一次地在微博上批评"银行和地产商一道,吞噬着年轻人的生活质量"。"按揭像个黑洞,我不想让自己的生活乐趣和享受都掉进去"。没有房贷的负担,他本人是各种聚会的常客,还不时买票观看现场演出,或是听上几场音乐会,"日子过得很滋润"。

虽然拒绝买房,但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毛峰有一套自己的房价理论。"刚性需求根本就不是房价涨得这么离谱的原因。我不愿花那么多钱买一件这么不值的商品。房价早晚会跌回本来的价值上,在此之前的购房者都在玩'搏傻'游戏,等待比自己傻的人来接盘。"

在北京商品住房均价每平方米还未到一万元的2005年,人们和今天一样讨论着房价的水分和房价下跌的可能性。然而,房价在短短几年内不断翻番,这令当初坚持"理性"、不置业的人们始料未及。连毛峰都不得不承认,"早知道房价会涨成这样,当年换作是谁都会去买,谁不买谁后悔"。但毛峰坚称"今不比昔",在他看来,疯涨已是明日黄花,不会再出现了。

毛峰坦言,"不买房"的选择确实不是主流。他毕业留在北京的同学们,大都把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视作必须。他的家人也说,既然在北京工作,还是应该在合适的时候置一处房子。"近几年肯定继续租住,至于今后买不买房,还得看情况。房价不可能永远这么高,等跌下来再说吧!"

专家:年轻人买房是不是理所应当

十年之间,北京的房价上涨了6~10倍。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中国的高房价问题十分复杂。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发的巨大需求,货币供给过大所产生的流动性泛滥,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等,都是推高房价的因素。所有这些因素堆积的结果在一线城市表现得更加明显。

这位曾经的房地产实践者,如今的行业观察者与研究者认为,就北京而言,在"限购令"出台后,85%的购房者都符合"首次买房"和"首次改善"的标准,属于刚性需求。换言之,"刚需人群"是目前在京购房者的主体,他们支撑着现在的房价。但在"限购令"出台以前,40%的购房者为非京籍人群。那时的上涨中,投资需求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其讨论高房价给年轻人买房带来的困难,不如讨论购房观念的偏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2010年合作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而在英国为37岁,在德国和日本为42岁。陈国强觉得,年轻人事业刚起步或是准备结婚就必须买房,恐怕不是一个理性的观念。视年轻人买房为理所应当,是对商品住房定位的一种误解,应当反思。其实年轻人解决住房难题的途径非常多元,买不起房子可以租房子,买不起新房子就买旧房子,买不起大房子就买小房子。如果超出支付能力,硬要买房,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生活水平。另外,年轻人工作变动的空间还比较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买了房子就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地方,牺牲了一部分未来选择的空间。所以陈国强建议年轻人更新居住观念,把人生的其他内容,比如事业发展放在前面,而不是把买房视作头等大事。

作为"蚁族"概念的提出者,青年学者廉思曾对大学毕业生留在一线城市的原因进行分析。

他认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集中化趋势。大城市用人单位密集、信息量大、流动性强,学生的社会资源也丰富;小城市开放度相对较低,就业中社会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大城市丰富和相对公平的机会是对毕业生的主要吸引力。

在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一线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大城市的政治环境、就业环境,甚至接受再教育的机会,都比二三线城市好很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大城市现象就更为突出。

一些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对于土地没有依恋,又受到"天之骄子"传统观念的影响,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宁愿留下来做"蚁族",也不愿回到家乡。

廉思自己的置业之路也并不顺利。2008年时,尚在博士后流动站的他在北京北五环外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房,20多万元首付是"从父母那儿借的"。次年起他成为对外经贸大学的青年教师,由于5000元的月供还款压力很大,他把这处房子出租了一段时间。直到2010年,他本人还暂住在父亲分的一套房子里。

为保障年轻人的住房需求,陈国强认为,政府最应该做的就是增加保障房供应。毫无疑问,目前的供给还严重不足。"但对于保障房的供应量,短期内还不能期待过高,因为政府从规划、落实地块,到资金配套,到建设、分配房源,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另外,为等待保障房分配而排队是一个正常现象,陈国强介绍,在公屋制度比较成熟的香港、新加坡,申请者为公共租赁住房等上三到五年也是比较普遍的。

该不该买房、何时买房、如何买房是年轻人该考虑的问题。这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依赖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外在环境。在北京任何一趟地铁的车厢内,总能发现五颜六色的售房传单。谁也不愿意看到,这些轻飘飘被踩在脚下的纸,成为压在很多年轻人肩上最沉重的梦想。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本版文章中于琪、林庆、罗珍、陈晨、张庭、冯艾、毛峰、李舒均为化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共同网 | 小资料:横滨中华街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Subscribe to Bloomberg Businessweek

Ge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for 84% off what others pay on the newsstand - that's like getting 38 complimentary issue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共同网 | 小资料:横滨中华街
Sep 10th 2013, 07:45, by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共同社9月10日电】自1859年横滨开港以来,来自上海、广州、香港的中国人作为日本人与欧美贸易公司交易的中介活跃在横滨,集中居住在外国人居留地的一角。被誉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流亡日本期间也暂居横滨。现在,该区域聚集了约300家中餐馆、约200家零售店,游客络绎不绝。(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财经网 | 国信办主任鲁炜:网络空间的自由与秩序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财经网 | 国信办主任鲁炜:网络空间的自由与秩序
Sep 10th 2013, 07:43, by dapigu

网络空间的自由与秩序

——在第五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的主旨演讲

(2013年9月9日)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 鲁 炜

来到英国这个"www"发明者的故乡,让我不禁想起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动人的一幕:男孩弗兰克和女孩琼恩用精彩的表演,向 "www"的发明者、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蒂姆·伯纳斯·李先生致敬,感谢他带来的美好网络时代。伯纳斯·李先生则面带微笑坐在"伦敦碗"中央,轻快地 敲击电脑键盘,看台上闪现出一排巨大的字符:THIS IS FOR EVERYONE。

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说出了互联网与人类的关系。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共享的资源、共同的家园。互联网 让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在这个承载着70亿人的"村庄"里,每一个人都崇尚自由、追求幸福。自由靠什么来实现和维护?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 "自由意味着责任"。我想同样可以说,"自由意味着秩序"。自由和秩序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离开了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哪里没有秩序,那里一定没有自由。我们越追求自由,就越需要秩序。秩序的要义正是"为了每一个人"。

为了每一个人,我们倡导构建六个方面的秩序:

一是倡导互相尊重的秩序。在英国,"绅士"是讲文明、守秩序的典范。在中国,我们有一个与"绅士"相一致的称谓,叫"君子",君子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天,我们同样也需要"网上君子"和"网上绅士"。在网络空间里,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应共同享有参与权、表达权、发展权。虽然各国国情和文化传统不同,但我们应当摒弃偏见、尊重差异、包容开放,特别是要尊重网络主权,不搞网络霸权,不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他国的利益之上。我们要共同携手,致力于构建一个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互联网发展秩序。

二是倡导信息共享的秩序。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就是传播信息、共享信息。当今时代,信息引导着资本,影响着决策,决定着交易。一个企业、一个机构,能否通过信息把握市场规律,预测市场前景,发现市场机遇,控制市场风险,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掌握信息的多寡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影响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信息传播的不客观、不全面、不平衡、不对称密切相关。当今世界,20%的人口占有80%的信息资源,80%的人口只享用不到20%的信息资源,出现二八分立的格局,形成了严重的信息鸿沟。我们应当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鸿沟,让信息在互联网上自由、安全、有序地流动,成为可以共享的财富,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三是倡导传播正能量的秩序。2012年中国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一词位居榜首。这个词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一书。在当今中国,"正能量"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充满爱心的人和事,都是"正能量"。正能量就是要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励大家爱国家、爱社会、爱生活,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正能量没有国界,如果每个人都通过互联网传播正能量,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是倡导文明和谐的秩序。互联网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象征,肩负着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文明成果的重要使命。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网上还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特别是那些色情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不涤清互联网上的"污泥浊水",必将影响社会风尚,影响未成年人成长,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英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保护,避免他们接触有害信息。文明进步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各国都应坚持文明办网的原则,引导网民文明上网,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传播工具,弘扬世界优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五是倡导维护安全的秩序。互联网是全球共用的信息平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面对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侵犯隐私等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安全问题上"独善其身"。在网络空间里,牺牲他国安全来维护本国安全难以为继,排斥他国诉求去谋取本国利益也不会长久。中国也是黑客攻击的受害国,我们始终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行为,希望在网络安全、网络反恐、网络执法、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与世界各国一道深化交流合作,共同筑牢网络安全底线。

六是倡导依法治理的秩序。良好的秩序,必须靠规则来维护。互联网是自由开放的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但遵守法律是基本准则,底线不可逾越。去年,英国跳水神童戴利因比赛失利,遭到一网民的死亡威胁,后来这个网民被警方拘捕。近日,英国一男子在网上接连辱骂并威胁女权主义者佩雷斯,扬言对其进行性侵犯,被警方拘捕。对于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欺诈等互联网上的"毒瘤",必须强化底线意识,坚持依法治理。我们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新秩序,让互联网更加规范有序,更好地服务各国发展、服务全人类。

英国是互联网发达国家,互联网内容管理、技术支撑、行业自律、法律法规等方面比较完善。特别是英国将发展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出台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体现了远见卓识。中国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网民多,总数近6亿,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4.1%,微博微信的用户都已经超过了3亿,每天在微博上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2亿条。二是网站多,境内注册网站294万家,在2013年全球前20大网站中,中国的百度、腾迅、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等5家网站上榜,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很多创业者实现梦想的新舞台。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市场大门始终向世界敞开,与世界分享中国互联网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最近,中国政府还出台了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等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加快发展互联网的信心和决心。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不到20年,发展还不够成熟,在服务、管理、建设、运用等很多方面,还要向英国等互联网发达国家多学习、多借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中英两国互联网的发展既有很多共性,也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至今举办了五届,我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包括中英在内的世界各国,在互联网领域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共享的资源越来越多,共赢的机遇越来越多。中英两国同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同为快速发展中的互联网大国,在构建国际互联网秩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真诚希望在以下五个方面,与英方进一步深化共识、加强合作:

第一,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畅通政府互联网管理部门对话渠道,提高对话层次。

第二,构建协同创新机制,鼓励支持两国互联网企业到对方国投资发展,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合作,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

第三,构建研究磋商机制,加强对互联网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交流,积极探索互联网发展规律。

第四,构建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加强对网络攻击、青少年保护等问题的协调处理,共同创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第五,构建网络信息共享机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推动网络信息的有序流动和充分共享。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认为,一个真正心智成熟的人,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个美好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在享有自由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建立秩序、维护秩序、捍卫秩序的责任。我相信,充满智慧的中英两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深化共识,增进共享,实现共赢,积极构建国际互联网新秩序,共同开创互联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祝福互联网带给每一个人快乐、健康和幸福!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