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星期六

中国数字时代: 信力建 | “减负国十条”眼看又成镜花水月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Subscribe to Bloomberg Businessweek

Ge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for 84% off what others pay on the newsstand - that's like getting 38 complimentary issue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信力建 | "减负国十条"眼看又成镜花水月
Aug 31st 2013, 01:18, by Chinese Netizens

作者:信力建 

近日,教育部新出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引起热议。 "减负国十条"意见稿中包括"零起点"教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一到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全面取消百分制代之以"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等十余项规定。开学季来临,意见稿甫出,便引来各种围观和争议。

给学生减负算不得什么新鲜话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减负"问题就已摆上议程,1987年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9年国务院提倡推行 "素质教育",其一大表现就是为学生减负。减负的口号年年喊,不过今年的调子起得更高。

从内容上看,"减负国十条"意见稿,力求教育均衡发展与素质教育并举,对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有了更细致明确的规定,如考试的年级、次数都有详细规定,评价的等级也进行了细分,对编班、作业、补课要求严格。但是参照以往减负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此番国十条的落实前程堪虞。数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减负令颁布了多达上百项,"最严"二字也已用得泛滥,但大多只闻令出不见回响,有的执行力度甚至为负,形成了"越减负学生越辛苦"的怪象。

对于小学生减负,家长的反应最强烈。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我国现已形成庞大的层进式基础教育体系,小学只是中国孩子漫长学生生涯的起步阶段,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下,孩子进什么样的中学,考什么样的大学,拼的主要就是分数。在这样的教育格局和残酷现实下,家长们担心减负政策一旦落实,孩子即使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但接下来的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是应试教育的阵地,每一轮升学都每分必争,竞争异常激烈,孩子无法适应的话,未来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基于此,许多家长无奈背道而驰,为孩子增负。

可见,减负难行与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导致了幼升小、小升初择校热,中国孩子过早地被拉进了激烈的抢优质学位的竞争中。而以分数论成败的单一的中、高考升学制度更是让减负成为镜花水月。而大学招生的疯狂扩张与人才培养的不尽人意,又成为中国教育与市场需要最现实的矛盾。

所以,拓宽成才的道路,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是教育部门能为学业负担沉重的孩子们真正应做的努力,而不是罔顾现状地治标不治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需要的人才,并不是考场上的常胜将军,也不是单以学历和职称来界定,而是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充分结合的人才。

在此方面,可参见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解决了普通高等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培养人才,企业有怎样的需要,就培养什么样的专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职业规划选择学习的技能,所学的知识以技能培训为主,考试也重在技能。据统计,德国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

总之,教育部门热衷于减负,却不愿直面造成学生负担重的根源。幼升小、小升初择校热不降温,中考、高考制度不改革,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道路不拓宽,无论怎么减负,都可能无济于事。

(文章发表于2013.8.30《南方教育时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