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德累斯顿“十字合唱团“首次访华巡演,10月24日在中国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中,该团体接受本次演出中国陪同的经纪公司建议,取消了一首名为”思想是自由的”(Die Gedanken sind frei)的曲目,以避免无法通过中方审查。
该事件在德国经由媒体报道引发争议,话题围绕”在华演出是否应该自我审查”。而德国方面批评的对象并未指向在华演出的中国审查部门。德国音乐委员会秘书长赫普纳(Christian Höppner)11月4日表示,合唱团此举是对”中国威权政府下跪”、”自由不容谈判”。合唱团艺术总监彼得.科普(Peter Kopp)则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
据德国之声了解,该合唱团10月27日至28日又参加了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公开的29首演出曲目中包括这首“思想是自由的”的歌曲。
盘点近年在华演出审查的公共事件,曾轰动一时的有北京奥运会前夕,2008年3月冰岛歌手比约克在上海演出时突然喊出”西藏独立”,自此比约克未能踏足中国;2011年鲍勃.迪伦在北京演出时未演唱其经典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有评论人士认为这首歌的歌词如”一个民族要生存多久才能获得自由?”、”炮弹要飞行多少次才能永远被禁止?”等在社会矛盾频发的中国,触发了审查部门的”敏感神经”,缺少这首经典歌曲的演唱会也使被称为”抗议歌手”的鲍勃·迪伦的光环褪色。
“中国式审查:和文明世界的沟通完全是野蛮的态度”
本次事件的起火点为演出者的”自我审查”,但中国作家野夫向德国之声表示,其根源在于中国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制度,仅从中国审查角度而言,已近”杯弓蛇影”的地步:”整个政府看似强大、有钱,’杯弓蛇影’最能说明他此刻状态,会怀疑一切都会影响他的稳定,仅仅一首歌都会刺激神经,觉得任何一切都是阴谋;其实不删掉这首歌,也没有任何中国听众认为这首歌会起到煽动作用,马上就起来革命;但对于审查官来说,他们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维稳心态下的紧张,导致他们越来愚蠢、蛮横,对和文明世界的沟通,完全是野蛮的态度。和一百多年前清政府与外国打交道时的愚蠢是一模一样的。”
纪录片导演何杨也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式审查,其实是在握紧一把”自由的钥匙”:”自由是一把钥匙,就是要打开捆束我们思想的禁锢,这是中国当局要牢牢把在手里的,如果各种带给人自由思考的艺术作品都能进入中国,就会给中国民众这把钥匙,当局害怕这样的局面,他们所以要把经过一些文化演出阉割后再给民众。”
市场换妥协?
2013年4月,奥斯卡获奖影片《被解救的姜戈》在上映后被叫停,其后删减部分镜头后于5月份复映。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最大海外市场。仅在2012年,美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飙升了36%,达27亿美元。媒体指为了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好莱坞也不得不向中国文化审查部门低头和作出让步,包括《钢铁侠》等在中国上映时都进行了内容上的删减。
对此野夫表示,在华演出的中方巨大市场和”资本”,使外方付出的代价是”妥协”:”以市场换妥协,使这些艺术团体放弃了很多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但在这个世界上还是要有人有所坚持”;何杨也呼吁海外机构在华演出时,能够坚守其价值和原有作品的艺术完整性。
作者:吴雨
责编:洪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