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中国数字时代: 爱思想 | 张乐天:对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思考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ypePad Has the Tools

Looking for a premiere blogging service? Start your blog today on TypePad.
From our sponsors
爱思想 | 张乐天:对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思考
Nov 18th 2013, 07:46, by Chinese Netizens

  

   【内容提要】重启教育改革议程是一种时代的要求与呼唤。它是基于对教育改革的拥护、肯定与坚持,是基于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严重问题及面临严峻挑战的认识,同时也是基于对既往改革的反思,从而排解对于改革的制约与障碍。重启教育改革,需要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更大力度地推进教育公平、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和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重心。

   【关键词】教育改革/重启/目标/重心

   时下,在我国经济学界,响起了一种"重启中国经济改革议程"的呼声。《读书》杂志2012年第12期曾刊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的"重启改革议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吴先生直陈自己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分析结论:"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上。为了避免社会危机的发生,必须当机立断,痛下决心,重启改革议程,真实地、而非口头上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建立包容性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实现从威权发展模式到民主法治模式的转型。"[1]随后,《读书》杂志于2013年第2期开辟了"重启中国经济改革议程"的专题。多位学者通过推介吴敬琏和马国川撰写的《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一书,坦诚地交流了对"重启改革"的认识与思考。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对"重启中国经济改革议程"的希望和渴求有着理解,对学者们所表达的观点有着认同。掩卷沉思,联想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和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鲜明强调的坚持改革、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我们能更深切地认识"重启改革"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对于全体国民的幸福具有何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处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自然会想到教育的改革。当经济学界发出重启经济改革议程之吁求时,教育学界是否也需要发出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呼唤呢?回首教育改革的历程,反思已然取得的成就和依然存在的问题,瞻望教育的未来发展,也许,重启教育改革议程不只是一种共时的回应,更是一种紧迫的需要。

   一、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时代要求与呼唤

   重启教育改革议程是一种时代的要求与呼唤,对此,我们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认识:

   (一)重启教育改革议程,首先是对教育改革的拥护、肯定与坚持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教育的巨大进步与发展,得益于教育改革。30余年来,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引领下,中国的教育改革一路前行,跋山涉水、斩关夺隘。自1977年恢复高考,首开全国拨乱反正之先河始,教育改革之路便已拓开。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予以颁布,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以体制改革为重心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国家又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指引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着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又出台新的重大教育政策与法规。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它描绘了教育改革与发展新的蓝图,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导引着教育改革向着新的目标前行。正是通过一系列导引改革的政策实施,不断开拓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不断取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成就。时至今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教育公平迈开了重大步伐。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也令世界瞩目。而巨大成就的取得,无疑源于改革,归功于改革。教育改革是教育的最大"红利"。这是30余年教育发展的最根本、最宝贵的经验。正是基于教育改革带来的强大正能量和积极影响,我们需要坚定改革信念,需要拥护改革和坚持改革。重启教育改革议程,首先是建立在对教育改革所持的肯定和拥护的态度上。

   (二)重启教育改革议程,是基于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严重问题及面临严峻挑战的认识

   30余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虽然成就斐然,但问题依然大量存在。有的问题十分突出和尖锐,严重影响到教育肌体的健康,影响到一代国民的成长,影响到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兴旺。例如,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依然如鲠在喉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多年来被教育界热议的"钱学森之问",也还是一个未能让人释怀的疑问。提出和讨论这一问题,自然不是否认我们的教育为培养人才所作出的贡献,而是放眼世界认识我国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在一个现代化、全球化不断向前推进的时代,对于任一国家的发展而言,有什么问题比人才问题更根本或核心?与这一问题密切关联的另一个堪称为我国"教育之痛"的问题是:在世界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领域中,一种被应试教育严重捆绑的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我们的基础教育如何赋予未来一代幸福成长的基础?如何由世界规模之大变为质量之高之强?这一问题依然是中国教育改革需要继续直面的问题。

   我国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还顽强地表现在体制制约上。尽管教育体制改革已在行进,且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这一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指陈的"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活力"的弊端也依然还是弊端。有学者指出:"政府部门对于学校的超强控制,已成为妨碍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要害性问题"。[2]其具体表现也在"与时俱进",翻新花样。我国现行的大大小小的学校,其行政化积习与倾向之严重,仍为社会所诟病。又如办学体制的改革,时至今日,我国的民办教育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在强大的公办教育面前,仍呈弱势群体之状。一种理想的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格局远未形成。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有多样,囿于篇幅,难以尽述。存在的问题既有常态的,也有非常态的。正视问题是改革的前提,解决问题需要改革的推进。正因为有一些关键的问题在30余年的改革中虽然一直成为改革的目标、内容与任务,但这些问题远未得到良好的解决或根治,为此,更大力度地推进改革甚或重启改革已属必要。

   (三)重启教育改革议程,是基于对既往改革的反思,从而排解对于改革的制约与障碍

   反思30余年的教育改革,既可认识改革产生的强大正能量,也需要认识改革中的多重阻力与障碍。教育改革虽然在行进,但人们对于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却有不同,对改革的态度迥然有别。一种颇为流行的认为改革已成共识的观点仔细想来是难以成立的。由于改革总是涉及利益的调整与分配,因而也总是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利益的博弈与较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种种习惯的力量总在对改革形成制约与影响。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有的改革起到了正向的作用,有的改革未见明显成效。上有改革政策,下有改革对策的现象在实践中并非鲜见。更有甚者,则是将教育改革视为一种贴标签的行为。在教育改革行进30余年的今天,教育领域内也存在一种对改革感到疲惫、有所松懈甚至产生着困惑与失望的心态。面对教育改革中的阻力与障碍,面对改革中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以及一些消极的心态,有必要正本清源、重振精神、重塑信心。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需要重启教育改革议程。

   二、重启教育改革议程:进一步明确目标与把握重心

   (一)重启教育改革议程,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坚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3]2285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的至上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显著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3]3468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4]14纵观三个十年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出其所具有的相似性、一致性。共同特点是指向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才数量与质量的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定向,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尤其是"文革"时期"左"的教育目标与方针的拨乱反正,与此同时,它更体现出顺应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一目标对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教育的发展时,强调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一种更加综合、更加明晰、更加凝练的表达,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重新指明了方向。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涵。它把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要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把人民对教育的满意与否作为考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标准,把人民对教育的美好追求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然包含对美好教育的向往。美好的教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是使生活能够美好的支撑。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如果有着美好的教育,就可能会有美好的现在,才可能通向美好的未来。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美好的教育,这个国家真正美好的图景便难以绘就。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已被列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也充分彰显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开创中国改革开放新局面所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朝着人民满意的向度坚定而持续阔步地前行。

   (二)重启教育改革议程,需要更好地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心

   在继续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之时,需要对如何改革作更深入的思考。

   教育改革总是针对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教育改革所针对的问题应该是人民感受比较强烈,并期待努力解决的问题。达成对教育的满意必然是与克服对教育的不满意状况相联系的。从人民满意和人民对美好教育的追求出发,现阶段教育改革需要重新关注的议题甚多,这里择其要者阐述如下:

   1.更大力度地推进教育公平

公平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困扰教育的突出问题。促进公平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针。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很多努力,且也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需要清醒认识的是,尽管教育不公平状况有了改观,但不公平问题依然较严重地存在。其中突出的问题还是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比如在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上,虽然我国已采取诸多措施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但在实践中,一方面因为长期形成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消弭,另一方面则因为一些新的本应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实施,或许是因政策实施的不当而带来了新的不均衡。(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9666.html
文章来源:《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3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