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都在台湾。亲身经历的小事,带来不少内心之感触。跟大陆人同源同宗的台湾人,谦和仁爱、自得心开,并不造作,而是深入脾性、随意挥洒。在同样实现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的同时,并未以人性沦丧为代价。
事一。
早上在酒店用自助餐。左边一桌是三口之家,听口音便知是台湾人。右边一桌是跟我同行的大陆朋友。朋友拿到一碗汤麵放到桌上,又离开去拿其它食物。在左边的男士忽然起身走过来,把那个麵碗拿起重新放到桌子的中央。峰哥才注意到,这个碗本来放的位置在桌子边缘,容易碰到。男士回到自己桌后埋头吃喝,没说一句话,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没问一句。
事二。
在澎湖小岛,一个80多岁太婆在卖一种自己做的当地传统饮料。25台币,大概5块人民币。我们买了一杯,但太婆只收了20台币,问为何。太婆说:这一杯装的不够满,大概只有4/5,所以少收你们5台币。
事三。
去澎湖的快艇上,峰哥左边坐的是个女生,她的男朋友坐在我对面。在90分钟的乘船过程中,这个男生一直都微笑的看著这个女生。那种笑容很诚恳,有关切也有欣赏,看得出是发自内心。这个笑容一直都挂在他脸上。他们就这样相对,一直没说过一句话。
事四。
在澎湖小岛二坎村上都是一群老屋。随意走进一间,佈局类似北京的四合院。大门里是一个露天的空地,正对裡面是主屋,左右两侧是两间小的偏屋。知道这两间屋是有讲究的,于是问屋里一个年轻人。他说:左手这间是厨房,右手这间是厕所,左闻香,右闻臭,左升,右降,大门正对是东方。一听这个,便知这年轻人深得传统文化之素养。
事五。
导游是个47岁大姐。得知她在自己掏钱上一门课,台湾学者曾仕势强讲解曾国藩。四小时的课,一万台币,大概2500人民币。问:为什麽学这个。大姐说,至少领略古人风采嘛。
事六。
在台北一家小馆子,一句话被印上了筷子的包装纸:"慢慢来其实比较快,我用生命看待生意,自然希望能走得久,宁愿十家店好好做上一百年,也不愿很快开了一百家,却只能做十年。"
事七。
在花莲拜访慈济慈善基金会。接待的工作人员还有志愿者都一直面带笑容并时时处处"感恩",看得出来是油然心生。我们座谈完起身准备离开。工作人员提醒我们,把杯子里的茶喝完,以示节省和惜福。我们也很高兴被提醒。
事八。
离开阳明山一家温泉酒店去机场。酒店人员主动过来帮忙叫出租车,还问是哪个航站楼。说不知,他就再问是哪家航空公司,仍说不知,就再问什麽时间和去哪裡。说是4点左右去深圳,他便去查是哪家航空公司和哪个航站楼,以便告诉司机。整个过程里他都是半蹲姿势问答。
事九。
在机场候机。对面落地窗外就是一架运输车在给一架飞机做补给。一个小女孩指著问奶奶,叔叔们在干什麽。奶奶说,你一会儿上了飞机想喝水和吃东西吗。女孩说,要啊。奶奶说,叔叔们在帮我们准备水和吃的东西啊。
……
这些的小事还多,个人有个人的经历和理解。现在切换到另一面。
若和台湾人短期、表面接触,大陆人感受到的印象往往不错。但若长期、深入交往,可能结果就会不同。峰哥的感觉是,台湾人的表现,说的可能会比做的多一点点,面子可能会比裡子多一点点。
比如同行的一位台湾人,总是会不断提起自己做过的好事和这样那样的优点,又不断向我们表示好意和帮助,这让人感到压力。似乎,是为了行善而行善。当然,这只是一个人,不足为凭。
看当地报纸,有三则有趣新闻。一,副总统吴敦义的女儿著急出国,外交部办事人员特别为她加急办理了护照。媒体骂得很凶。二,台湾总有商人把进口米和本地米混在一起卖。因为利润高,所以屡禁不止。三,当红艺人小S跟吴奇隆作秀。小S说腋下是自己"敏感部位",让吴奇隆用手去挠,吴奇隆半推半就,小S笑得爽,说得上得意忘形。
看来台湾社会的陋习,半点也没少。当官的有特权,奸商鑽空子,明星靠情色搏出位影响根基不稳的年轻人。台商到大陆不少包二奶,甚至正式"纳妾",再生儿育女,组建第二家庭,这已成了规模。忠孝仁义,环境一变,就不再算数。
跟两个台湾人聊起来,他们都对陈水扁深恶痛绝。一个表面上谦和仁爱聪明大度的人,哄得老百姓把他选上台,居然实际上是个大奸大恶。他的老婆也是个"极品",一上台就借贬斥宋美龄上位。说宋只是一个外来独裁者的第一夫人,而自己才是民选的第一夫人。但宋美龄倒是有气度跟能耐,长寿且无疾而终。反而吴淑珍本人却是身败名裂。
面子上可以装的,实际的裡子,就可能不一样。若讲究面子成为习俗,那就逼得有些人去装,于是就更伪善。这也可能是台湾的问题。台湾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料想不会如外人初看起来那麽好,会遇到挑战。
祝福台湾,期望宝岛安好。 vi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要闻选读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