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星期三

中国数字时代: 方可成 | 我的PhD申请心得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方可成 | 我的PhD申请心得
Aug 20th 2013, 17:30, by Chinese Netizens

在我写下《再见,南方周末;你好,博士生活》一文之后,不少朋友询问我申请美国PhD的经验和心得。其实,我的申请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代表性,申请结果也并非全然令人满意,因此参考价值可能不大。不过还是写下其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想,有兴趣的朋友权且一看。

需要说明的有两点。其一,基本的申请流程,在太傻、寄托等论坛上都有很多详细的说明,我就不再介绍了。其二,由于我对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了解也颇为有限,因此文中难免有错漏,请见谅。

2012年十一假期,我在杭州见到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赵鼎新。我向他请教申请美国PhD的相关经验,并试探性地询问是否有可能成为他的学生——赵老师因研究社会运动闻名,媒体与社会运动的关系是他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此前也曾指导过主要研究媒体的博士生,例如目前在香港任教的林芬老师。

在和赵老师见面之前,我给他发送了一份粗略的研究计划,他给予了颇为正面的反馈,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不过,在当面的交流中,我得知:形势远远称不上乐观。

赵老师给我的核心建议是四个字:广种薄收。我很感谢他的建议,因为后来的申请结果完全符合这四个字。

之所以会广种薄收,当然跟PhD的申请本身就比硕士困难很多有关,但更重要的则是因为我的申请中面临着诸多劣势。

一方面,是大形势很糟糕。赵老师说,由于美国经济形势低迷(至少当时如此),研究经费缩水得厉害,许多博士项目都大大缩减了招生规模,有的项目原本每年招二十多人,近两年却只招十来个人,甚至几个人。而就业市场萎靡,又令不少未能找到理想工作的学生选择继续留在学校,研究生申请者的数量持续攀升。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申请的难度。

另一方面则是我自身的弱项:没有美国学位,没有美国教授的推荐信。只要研究一下美国排名靠前的高校院系网站上的博士生简历,就会发现被录取的中国人大多在美国读了硕士学位,甚至是"美本"。对于我这样背景(北大本硕+3年工作经历)的申请者而言,这个现实是残酷的。虽然北大在国内牛哄哄,有时还喜欢引用某些国际机构的报告称自己已经排名世界前列,但美国学术界显然并不看重——更准确地说,并不是不看重,比如北大本科在申请美国硕士时就比较好用,但在选拔博士生,也就是真正的学术研究人才时,美国本土的学位几乎成了必需品,它能够证明你在这个体系下接受过训练,具备相应的能力。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让人感到了那么一点"歧视"的意味。

申请结果出来之后,我最想去的学校——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位教授写信告诉我,他们的博士项目还从来没有招过中国大陆的学生,他本人非常渴望招中国人,但评审委员会的其他老师普遍认为,没有美国学位是很大的不足。

我有时也在想:没有选择在本科毕业申请出国,而是在国内读了硕士、工作了几年,后悔吗?其实,个中得失很难衡量。如果没有在南方周末的工作经历,没有这几年深入媒体业内的观察思考,我就提不出今天的研究问题,就会错失"接地气"的机会。

如果没有美国学位,美国教授的推荐信有时候也很管用。我的一位师姐(复旦本+北大硕)前几年申请到了耶鲁的社会学博士,她的申请材料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便是给一位MIT教授做助研的经历,以及该教授撰写的推荐信。不同于中国人对推荐信的普遍随意态度,美国教授很少在不熟悉学生的情况下写推荐信,一般也不会让你知道他在推荐信中写了什么,因此要拿到一封好的推荐信往往需要长期的接触和合作。

当然,我也有一些优势,否则,最后的结果大概会是"广种无收"了吧。

硬件上的优势包括:北大文凭,媒体工作经历。虽然上文"鄙视"了北大文凭,但毕竟北大清华是美国教授基本上都知道的学校,在与其他学校毕业的中国人竞争时有一定优势。而媒体工作经历则可以说是我个人比较特殊的优势,虽然国外不乏工作多年再去读博士的人,但走这种路径的中国人是比较少的。

工作经历的意义并不在于给简历上添上一点分量——如上文所言,从实践中获得一手的经验,发现研究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不同的人形成问题意识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可以单纯凭借阅读和讨论发现问题,有人则更依赖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

我的GRE和托福分数不高不低,但是在美国文科博士普遍极高的GT分数中,大概可以算是小小的劣势吧。那位哥大新闻学院教授告诉我说:如果我的托福分数可以再高一些,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没有美国学位的缺憾。

但对于正在全职工作的我而言,再花时间提高GT分数不太现实。其实,我的GRE是在读硕士的时候考的,因为它的分数可以有5年的有效期。托福的分数只有2年有效期,因此只能在申请时再考,考试前两周我还在外出差采访。

一边工作一边申请,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那位耶鲁社会学博士师姐告诉我,她知道有同学是辞职一年专门做申请的。

我舍不得辞职,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不愿失去在业内的一年工作经验——当然,也许因为没有花更大的代价,也就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功,个中投入与产出需要每个人自己衡量。我最后能够完成申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记者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它使得我可以更方便地做时间管理。不过,记者生活的不规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申请计划的实现。

既然自身的精力有限,找中介帮忙是不是好办法?依我看,答案很明确: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判断只适用于PhD申请。硕士和本科阶段的申请,中介或许还能有一定作用。但到了博士阶段,你能找到比你更了解自己所申请专业领域的中介吗?

中介所能起到的作用,无非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偿给你提供更多的信息(无论是选校,还是帮忙修改文书,均是如此)。如果中介了解的都不如你多,那就帮不上忙,甚至只能帮倒忙了。

没办法,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而且没有太多捷径,更多的是笨功夫——逐一查看各所学校的项目,阅读相关教授的简历和论文,寻找契合的方向。这个做功课的过程,也是较为深入地了解学术界的一次机会。

虽然"广种薄收"是一种策略,但即便是"广",也不要滥撒网,否则就是白白给各所大学交申请费了。在一定程度上,个人研究兴趣与学院和教授的研究方向越契合,申请成功率越高。事实上,有许多拿到多个offer的牛人,所申请的学校数量也仅仅比offer数多一两所——有针对性的申请,远比买彩票式碰运气的海投更有效率。

了解各项目的申请难度也是做功课的内容之一。上文提及的哥大新闻学院PhD项目,每年只招4个学生,竞争之激烈已经超过了该校的商学院、法学院。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套辞问题,我的感觉是,无论"套磁有用"还是"套磁没用"都是太过武断的结论。录取我的UW-Madison,我并没有套磁;套磁了的其他学校,有的音信全无,有的则有较为积极的反馈。至于能对最终的结果起多大影响,的确很难一概而论。比如,各所学校的招生程序本身就存在差异,有的完全由成员每年变化的录取委员会决定,有的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听每一位老师的具体意见。

2013年的春节,我是在惴惴不安的心情中度过的。从年前我就开始期待一份offer——不需要多,一份足矣,有了它,我就可以安心地过节了。但事实是,直到元宵已过,我依然手中空空。

那些倍受煎熬的日子,或许将长久存留于我的记忆中。每天上午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打开iPhone,查看是否有从夜幕刚刚降临的美国发来的邮件。后来,接连两次在起床时收到拒信,我就变得神经兮兮,认为iPhone会带来坏运气,于是改而使用iPad查信箱。

那些日子,每天不知道要刷多少次申请系统、gradcafe和gter。当gradcafe上开始有人报相关offer,而我的申请系统中依然没有任何动静的时候,我便开始设想并寻找各种可能性。我搜索往年同一学校同一项目的offer发放情况,试图寻找其中的规律——是一次发完,还是陆续发送;是先发offer,还是先发拒信;是先发美国学生,还是先发国际学生……

当然,我也曾无数次设想:如果颗粒无收该怎么办?是放弃学术道路,改而寻找和接受其他机会,还是坚定地要做个研究者?是继续留在南方周末,还是干脆辞职专心申请?是继续申请博士,还是先读一个美国硕士?……

如果了解我那一两个月的心情,就会知道当我在收到第一份offer的时候,为何会在微信朋友圈如此不低调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真的吗?快哭了!"

申请美国PhD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在至少半年内持续投入大量精力,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至于申请结束后的博士生活,也早有大把诸如"PhD=Permanent Head Damage(博士=永久性脑残)"之类的调侃。对于有意申请,特别是想辞职去读PhD的朋友,最重要的建议也许是:想清楚,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