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给孩子起名非常重要,起名不当遗恨千古。薄书存为大儿子起名熙永,为小儿子取名熙成,都是好名字,但是为二儿子取名薄熙来,大恶,有来就有往,到头一场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光看这句话,还以为司马迁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其实他是在写完王侯将相、仁人义士的传记之后,最后才为巨商大贾作传,在进入正题之前,点明营利的重要性。引用管仲语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敛财是手段,礼义廉耻才是目的。联系上下文,不难理解司马迁的用心,但是以"熙来"作名字就坏事了……熙来、熙来皆为利来……潜移默化,不唯利主义才怪。
薄书存富农出身,家境还算殷实,7岁就上学,可惜好出风头,不巧又赶上赤潮汹涌,18岁就入团入党。以后不是坐牢就是当官,更没时间读书了。薄昌福叫他"书存",想让子孙后代存点书种,他存书于高阁。
都说薄熙来样子俊,号称大陆马英九。讲起薄熙来倒霉,台湾电视女主播不但惋惜,还咽口水,我怀疑她在意淫马英九。男人一高遮百丑,再加上位高权重,都是女人的春药,亲见薄熙来或者会双膝发软,但是只看镜头就赞薄熙来帅的,我认为审美有问题。
薄熙来微秃,左右脸不对称,这些都算了,最大的缺陷是鼻子,鼻梁不挺直,鼻头无肉。鼻子长在脸中央,鼻子长坏了,别的部位长得再好也枉然。找他老子照片对比着看更有说服力,薄书存才是真的帅,帅就帅在那根出众的鼻子。一副俊俏脸蛋,让阎锡山不舍得下恨手,还上了一个大当,把经营大半辈子的山西葬送掉了。
薄书存也就样儿俊,没啥脑子。老毛对老周恨得牙痒,奈何老周魅力非凡,手下秀才众多,这回老刘带来一个脸蛋不输老周的年青人,喜不自禁,立刻请来列席书记处会议。老毛会看相,见其鼻子带钩,鼻孔藏得密,善聚敛,能守财,任命其为首任财政部长,撇开老会计陈云,帮着架空总理,谁知不久就闯祸。
建国初期经济领域的中心工作是社会主义改造。所谓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消灭私营企业,我概括为拉、抬、挤、压四种手段。拉是拉拢典型,比如荣氏家族,许以政治地位鼓励他们把家业奉献给政府;抬是大印钞票,诱使私企业主出卖股权给政府;挤是给国企在贷款和税收方面优惠,挤占私企市场空间;压是以行政命令和工会活动上下压迫私企业主让出企业。拉、抬、挤、压四管齐下,还有私企不肯缴械投降,才采用专政手段。
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给国企税收优惠的结果是私企纷纷挂靠国企,结果税收总量不增反减。为了中央聚敛更多财富,薄书存撇开陈云,自作主张搞新税制,"公私一律",废除国营企业税率优惠。那时候税收全部上缴中央,国营企业是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公私一律"不是公平对待私企,而是中央从地方口袋里抢钱,地方大员借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的机会,打起意识形态的大旗围攻薄部长,一群老革命,根本没把他这个愣头青放在眼里。最后不得不由老毛亲自收拾场面,委屈邓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长作过渡,然后从武汉上调李先念接任,李先念的财政部长一当就是20年。李先念木匠出身,是个粗人,薄书存连粗人还不如。
打狗看主人,那次围攻"公私一律",被认为是高岗、饶漱石"批薄射刘",高、饶自诩为红区派,比白区老刘更亲毛。哪知老毛不那么计较派系,谁的利用价值大就拉谁,谁的威胁大就打谁,高、饶打错了算盘,而薄书存虚惊一场,转任经委主任,继续干革命。当时的经委就是现在的国资委,权力不比财政部长小。薄书存60年代主初抓大庆油田,是石油系的开山鼻祖。"工业学大庆"喊了几十年,其实是退伍军人贪地质学家之功。
样儿俊的好处是给人感觉威胁减少,利用价值增加,大佬喜欢蓄养,先有老刘,后有老邓。待到没人罩的时候又犯糊涂,为儿子出头太多,留下话柄,得罪新君,反为宝贝儿子埋下祸根。
大连,日本人长期精心治理过,文革结束时在沿海副省级城市中基础最好,背靠东北,三面环海,毗邻日韩,地理优越。老市长任仲夷积极向中央申请在此建经济特区,如果不是叶帅请他南下出任父母官,差点就搞成了。结果这块风水宝地被薄家盯上了,可怜的大连,终于成为外地人最少的副省级城市。外地人多寡反映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反映真实的经济水平。大连、青岛、厦门三市相比较,无疑大连垫底。
知人为智,知己为明,受谏为聪,好学为慧,薄熙来一样没有,只知道个利字。下台前最后的辩解,唠唠叨叨重复"基尼系数""贫富差距",词汇贫乏之极,言不及义,一句"古人说过:'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让世人耻笑。薄熙来的命运在《货值列传》中已有暗示。"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薄家拼命捞钱;"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 据东南一隅,自比君王;"千金之子,不死于市"虽贪赃枉法,不至死罪。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薄熙来谷开来俱往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