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中国数字时代: Co-China周刊 | 潘国灵:解构地下铁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Co-China周刊 | 潘国灵:解构地下铁
Sep 27th 2013, 03:15, by Chinese Netizens

"以往地铁站仅被视为一条人流输送带的年代已经过去,地铁二十五周年的口号"联系交通,更联系生活"正好道出这点,唯有在空间上入手,才可使一个交通网络,附加生活场所的意义。个中变化,与香港后现代商品发展逻辑密不可分。"

(一)从时间转向空间

一个女子在手机通话中向男友撒谎,说自己身在美术馆,但原来她正在地铁站中,与同在地铁站的男友撞个正着,镜头拉远,原来地铁站真有几分美术馆feel,这是新近一个地铁公司官方广告。跟八十年代家传户晓的地铁广告"话咁快就到"(还记得广告里那一捺风吗?)相比,其间明显看到由时间至空间的轴心转向。
时间,或者说速度,是现代性的,功能性的,曾几何时是作为城市新事物的地铁所标榜的,而现在,当速度已成为基本要求时,在这个品味消费年代,打造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新方向。以往地铁站仅被视为一条人流输送带的年代已经过去,地铁二十五周年的口号"联系交通,更联系生活"正好道出这点,唯有在空间上入手,才可使一个交通网络,附加生活场所的意义。个中变化,与香港后现代商品发展逻辑密不可分。

媒体化
今天,说地铁站是一个媒体浴场,并不为过。地铁站的媒体化,九十年代来了一个大跃进,这跟广告物料技术的发展相关,随贴随剥巨型广告画的技术突破,将地铁站带入我称之为"墙纸广告"的年代。当然,这跟九十年代消费主义抬头息息相关,但物质与文化的关系,也不容忽略。
在"前墙纸广告"年代,地铁站基本上无景观可言,不同的颜色与地铁的搭配主要是功能性的(识别作用)。现在,甫从地面走进地铁站,你即被重重的广告包围,沿电梯两侧的小幅广告只属小儿科,更令人晕眩的是覆盖墙身、柱体、车厢的广告画、月台上一整列或动或静的广告,已达无孔不入的侵入(intrusive)程度。发放"资讯"的电子屏幕不断增生。电子媒体外,又有免费刊物派发,如果以往的《招职》、《去街Guide》只是借地铁站作散发点的话,二○○二年推出的《都市日报》便是一份地铁刊物,像欧美地铁刊物Metro(英文名字也一样),成了不少上班族的精神食粮。地铁站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广告平台,及"资讯"发放的多站据点。屏幕的增生、广告视觉元素的过剩(excessive),都是后现代社会的景观特征,香港地铁站是后现代景观的缩影,比起世界不少大城市如巴黎,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商场化
地铁站也再不只是乘客穿梭往来的瞬间站台。近年来,地铁站空间,特别是中环、尖沙咀、旺角等黄金旺站,有明显的商场化转向。地铁打造它们独有的mtrshops,标榜"生活消闲一刻",于地铁站内我们可以找到速递公司、面包店、便利店、西饼店、银行、汽水机、快餐店、咖啡店。地铁公司标榜"名店逐一进驻",招标的商店种类,包括潮流服饰及精品、保健及美容产品、运动用品、激光视盘、旅游服务、修鞋配匙、电脑软件及配件、外卖饮食。其中,星巴克咖啡店的进驻最具象征意义,它正式标示着地铁空间,由过客空间转变成可以停驻歇息的空间。但地铁站作为商场,本身就带有矛盾性,它人流量高,但流动的速度也高;从交通角色考虑,人群不宜集结,但站在商户利益角度,能够吸引你多留一会才是好事。结果,这种过渡商场便诞生出矛盾的宣传语句:"生活消闲一刻"(消闲本来就不应是一刻吧),对于行色匆匆、惯于忙里偷闲的香港人,这语句却道出香港人的矛盾特性。

品味化
曾几何时,地铁夸示的是其功能性强项:速度。看看其名字:Mass Transit Railway,大量的运输铁路,本来就极之功能化,无甚感性可言(不同地方的地下铁有不同称呼,譬如台湾叫捷运、巴黎叫Metro、伦敦叫Tube,香港名称与新加坡MRT最接近)。但进入后工业社会,单单夸示现代化功能,已然不足。服务性行业、高科技商品(地铁也是high-tech交通工具),都汲汲于打造感性的软性形象。
多亏了几米,一向予人冷漠感觉的高科技交通工具,被扭转成感性浪漫的符号,攀登前所未有的温情指标,足见大众化绘本的普及力量。香港的地下铁亦捉紧时机,推出几米地下铁纪念品,并"食住条水",自行推出"小克crossover地铁"绘本(又是crossover),炮制于地下铁暗生的情愫。
品味空间的打造,亦见于地铁站的空间艺术化──除商业广告外腾出少量空间展出画作及艺术品,又在某些地铁站展出"社区艺术作品",强化社区形象,予人一种更人性化的味道。当然,艺术感的经营是相当规范化的,譬如说,反映年轻人文化的纽约地铁涂鸦,在香港若不是被视为破坏行为,就只能是被商业收编的行为。巴黎地铁的流浪艺人当然也是看不见的,自然也没有它的乌烟瘴气。
反过来说,一些潮流商店,在命名以至装潢设计上,都以地铁站为模彷对象(譬如米兰站、法国站、重庆站等),这多少亦反映出地铁站超越纯功能性,成为时尚指标。
拉阔来看,由速度至空间的轴心转向,除地铁之外,亦可见于两"大"快餐店;快餐店最初就是标榜其速度的(此之谓"快餐"),但近年快餐店的翻新设计,明显是空间品味的提升,如杜汶泽所言:"系时候有更高既要求。"这种转向,其实就是一个城市由现代性过渡至后现代性的表征。新的大家乐广告以地下铁为场景,看来便并非偶然。
我们当然知道,这种品味感性离我们的真实地铁生活甚远。真实的经验是,地铁很挤、人们你推我撞很没礼貌、人们无精打采神情冷漠,但商品的形象打造,从来不需要符合现实,正如几米于澳门举办的展览名称──方寸中的梦想飞行,后现代商品必须令人有梦想的空间(超出纯功能主义),即使你明明知道它是骗人的。

(二)流行文化的地下铁想象
地下铁作为实物以外,也提供我们不少文化想象。深圳地铁于二○○四年十二月廿八日通车,传媒镜头所见,试搭乘客都一脸雀跃。曾几何时,这种对城市新事物的兴奋,香港人也有过。

由时间至空间
通车不久,地下铁已被写入香港流行文化,最早的要算是八十年代初陈百强的《几分钟的约会》。这是一首地铁恋曲,歌词以地铁的速度写爱情的短促,像"每天几分钟,共你心声已互通"、"未到高峰已剧终,爱情难结局,期望再会一秒钟"。如果数分钟只能划一个爱情的逗号,今时今日,老调重弹,却足够为爱情写上句号。且看看地铁公司推出的"小克crossover地铁"绘本的文字:"一段地下情发生于地下铁,一切都速来速往,正如交通工具本身"、"十五分钟内经历了爱情的整个过程"。所谓时空压缩,莫过于此。
一九八四年黄泰来导演的《缘份》,后段一场的"缘份游戏",张国荣与张曼玉在地铁车厢与月台之间寻寻觅觅,以地铁表现timing的错失,同样着墨于时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列车车门其实是命运之门,开合,早一点或迟一点,人生大大不同。这样的题材,好莱坞电影有《缘份两面睇》(Sliding Door)。如果不分地铁还是火车,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盲打误撞》(Blind Chance)当然要算在其中。
后来,地铁于香港电影中渐见更空间化的处理,如电影《赌神3》里便以车厢格局炮制出一段少年赌神黎明与陈小春的精彩对打;当然还有后来《幽灵人间》被禁播的地铁闹鬼片段。

由灰调至缤纷
现代化的关键在于速度,加速意味着进步,但也是在无休止的加速之中,沿路风光掠目而过,人与人之间更形疏离。电影里的地铁映像,也多是灰调。
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法国新浪潮旗手戈达尔的《法外之徒》(Band of Outsiders)。女主角Anna Karina在地铁车厢中有感而发:"People in the Metro always look so sad and lonely",紧接这话,镜头以高达式的跳接,特写几张地铁乘客的疲乏面孔,最后不无反讽地停在一个叫LIBERTé的车站。
近者较深刻的是米高曼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同行杀机》(Collateral)。城市冷漠,汤姆·克鲁斯说即使有人死在纽约地铁,三十分钟也乏人理会,结果一语成谶,成了这个杀手的结局。
说到香港,我想起黄碧云一篇中篇小说《暗哑事物》,小说出现大量人物重叠,你可以是我,我可以是你,个人不如想象般独特,贯通的是地铁场景:"那一列装满尸体的地车,将残躯送回人们的墓穴,那个他们叫家的地方。"韩丽珠的小说《宁静的兽》也贯穿地铁意象,"房子建在地铁站之旁,总有隆隆的声音充塞其中。从窗口看出去,列车慢慢驶出,加速、晃动、消失,不断循环着这样的过程",不期然在我脑海勾起王家卫《堕落天使》中杀手黎明住所与飞驰列车一窗相隔的片段。独立漫画则有智海在《香港春卷》中的地铁作品,将"sorry"与"疏离"重叠。
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你与我,大抵都有点疲倦了。
不过,现实中,地铁空间的确是愈来愈明亮化。不难发觉好些地铁站都换了新设计,盖顶伸长以遮挡风雨,砖头凿开以扩展玻璃范围,让更多阳光透射进来。影像上亦愈见缤纷。几米的《地下铁》自不用说了。绘本先后被改编成音乐剧(由台湾演到澳门;有趣在澳门根本没有地下铁,舞台演出成了一个纯观影经验)和电影(马伟豪导演,梁朝伟、杨千嬅、范植伟饰演)。色彩斑烂的超现实地铁世界,从此不限于盲女双目,而变成跨媒体文化想象。有流行杂志以地下铁做封面故事,当大家开始怀旧怀到七十年代时,年龄不大的地下铁,已经进入怀旧行列,地铁通车成为七十年代怀旧事典必不可少的一项(地铁观塘至石峡尾部分最早于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通车)。
地铁的浪漫化建构,电影《缘份》是开山作,新力军有《地下铁》、人气韩片《我的野蛮女友》(男女主角在地铁相遇);张一白导演的《开往春天的地铁》,就更加看到北京创作人的新城市感觉,共同将地铁打造成感情的载体。
大众文化文本中,广告不可忽略。那个女友向男友扯谎说自己身在美术馆的广告固然是幽默例子。如果这是官方广告的话,麦当劳将列车变身Graffiti涂鸦、大家乐两男一女三人行方力申邓健泓于地铁站食饭盒的广告(虽是搭景),以至近期容祖儿取景于地铁车厢的可乐广告,都将地铁打造成一个年轻化生活空间,一除其灰调感觉。

(三)地铁作为艺术空间
说到公共艺术空间,在当今所有国际都会中,地铁都占一位置。
台湾有一位捷运迷叫杨子葆,长期投入捷运系统相关的研究与实务工作,着有《艺术进站──捷运公共艺术》(台北文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的"公民美学.公共艺术系列"之一)、《捷运就在邮票里》(专谈世界各地捷运邮票作品)、《世界经典捷运建筑》等地铁专着。台湾对于公共艺术的触觉,在华人世界中走得比较前。读着杨子葆的《艺术进站》,令我反思自身城市的地铁艺术,到底发展得有多成熟。
二○○四年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局主办了一个"都市神韵──艺术与公共空间国际研讨会",其中有地铁发言人论及地铁公司支持公共艺术的角色。这要从一九九八年说起,这年,香港地铁公司开展"地铁车站艺术"计划,包括机场快线艺术计划、车站艺术建筑、地铁画廊、社区画廊、车站表演艺术、流动艺术、地铁隧道艺术计划七部分,当中容纳了中外名师作品(如纽西兰艺术家Neil Dawson的雕塑品)、巩固社区凝聚力的社区艺术作品等(如香港设计师何弢及北角区儿童创作的壁画)。
地铁广告说地铁站可媲美美术馆,但日常生活所见,鲜有乘客真的会把地铁站看成一个公共艺术空间。(说地铁站是公共艺术空间,当中亦存在一定"矛盾",因为地铁空间是有专属物权的,不像露天的街道、天桥,但话说回来,即使是街道也不一定属于公共,像香港的"星光大道",管理保养权便为新世界集团所有。)香港人对地铁艺术品的意识很低,你可以说,视而不见是城市人的特性,尤其在地铁这快来快往的运输带上。如果艺术品是需要停驻观赏的话,地铁的流动属性,本身便与艺术属性相违。"大众想要涣散,艺术却要求专注。"本雅明说。这情况不独是香港所有,虽然香港人的脚步可能真是全世界最快的。
人们的艺术敏感度是一回事,艺术品本身的特性是一回事。在杨子葆的《艺术进站》中,我看到不少好的地铁艺术作品,都是建筑学上的,如巴黎地铁1号线的"罗浮-希留利站",月台特色是彷罗浮宫石壁的月台壁面、展示罗浮宫收藏的复制品橱窗,还有与罗浮宫设计一模一样的座椅,又如"协和广场站",设计师以印有字母、标点符号与数字的蓝白色陶片,在月台墙壁上拼凑出《人权宣言》的全文,来突显协和广场这个地方的特色。
这恰恰却是香港所缺乏的,我的意思是,地铁的公共艺术太重fine art味而太少建筑味。这正正是美术馆那个广告比喻的问题所在。我们需要的不是将地铁站变身传统画廊,而是融入更多更好的建筑美学,而现时地铁画作虽然不少出自名家,却完全与其空间属性脱离,就是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未能真的做到艺术与空间两者有机化的结合,思维仍停留在以艺术美化环境,结果作品在乏人专注之下,只能退入背景真的与美化的墙纸无异。
香港地铁站的艺术味道,更浓厚的却是来自商业广告。曾经看过尖沙咀一个地铁站入口被粉饰成一个杯面广告站台,煞是有趣,如果你对普普艺术不反感,这也可算是一件装置艺术品。
因普普之名,香港地铁更堪玩味。最近,中环地铁站出现了一个大型的飞机轮子,游人经过莫不感到新奇,不时见游人拍照留念,这个轮子其实是一间速递公司的广告装置,我以为,把它看成一件装置艺术品,也无不可。当然,这个飞机轮子不是"正规"艺术品,而只是一个广告现成品而已。但这正正是吸引我游戈地铁景观之所在。
所谓地铁的公共艺术,不应只限于从博物馆走出车站的物理空间转移,还包括其特有性质的表现──地铁作为一个大型资本主义媒体场,好些别具特色的广告设计,包括铺满整列车卡的广告画、把地铁站装饰成观赏性不下于城市凋塑的广告装置等,都经常透现着重重的普普艺术气息,尽管它们快生快灭,转眼就是另番面貌。但这正正是香港特有的地铁景观,流露着香港的个性──商业与艺术互相紧扣、即用即弃、快起快拆,一种高度资本主义、资讯超载、拟像充斥的后现代城市气质,于地下空间中任意散发。搭地铁不像搭渡海小轮可以看海,但连绵的景观未尝不是一片符号海洋,我也许说不上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浪漫诗人,但也够我这彻彻底底的城市人徜徉其中,目不暇接,神思迸发。
(文章节选自《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一书)

(潘国灵:香港作家、文化评论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