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中国数字时代: 共识网 | 王同策:我和“反标”案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共识网 | 王同策:我和"反标"案
Sep 17th 2013, 07:19, by Grass Mud Horse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对当时的"敌情"有一个新的判断:"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记得为此自己曾着实高兴了好几天,因为我家庭成分"地主",社会关系复杂。为此14岁读高中时就因没饭吃、缺课多,被学校确定为有"反动思想",全校开展批判,团内留团察看处分。读大学时的"肃反"运动中,又因为对一同班同学的大字报,说过"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话,再次受团内严重警告处分。到后来,"反右"运动检查三次才过关,并下放20年。

  "文革"时期,我是所在单位被揪斗的第一人。这个政治身份格局,使我在绵延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几乎阵阵落不下。毛泽东曾指责周恩来距右派只有50米,其实冤枉。但对我而言,那时,谁一说"反动"、"反革命",我就会心惊胆战地感觉和自己近在咫尺。现在上峰终于说出反革命"不多了"的话,也许今后我的日子就会相对地好过一些,所以高兴。

  "文革"清理阶级队伍期间,和我同住一室的老王,因为当过几天国民党兵,思想负担很重,整宿睡不着。由于过度紧张,在清晨起床后的"早请示"中,就把"最高指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读成了"千万不要阶级斗争",把那在当时谁也不敢忘记的"忘记"忘记了。声音很高,别人都听到了,他本人却浑然不觉。好在同室的人没有"运动乐",大家谁也不提此事,他才幸免于难。但他错读的这句话,倒确确实实说出了我多年来内心深处的期冀。

  上述我的自然情况,还使得我有个"偏得",即平日只要有了"反标"(反动标语的简称)案,就自然首先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有时得惊动你,找去问问话,了解情况:一次,一个公安局的人到学校来找我,说要问我几个问题。"你前不久借阅过《新港》杂志?""是。""杂志在你手里共有多少天?""一周左右。因为没有什么好文章,翻了翻就还了。借还具体日期可查借阅登记"。"在此期间有没有人从你处转借?""没有。""就是说杂志一直就在你家。""是的。"问完就走了。因为不能打听,究竟怎么回事,至今不得而知,但这起"反标"案肯定与该期《新港》有关,凑巧的是正好这时我借了我们学校的这杂志。更多的时候是用比较隐晦的方法,比如为搜集我更多的笔迹,就以上级要检查作文批改情况为由,抱去我教的班级学生的作文本。

  也是由于上述"政治格局",我待过的单位的领导,不乏一有机会就想甩掉我这个"政治包袱"的,所以我的工作调动,也就较为频繁。世间也真有祸福相倚的情况,我还真喜获过被"甩掉"的幸运。

  那年,我刚从范镇中学调出不久,该校就发生了一起"反标"案。当局采取公安机关和群众破案相结合的方法。而群众破案的具体操作,是大会提名、票选"嫌疑人"。会上的提名、票选,当然事先都是经领导渗透了意图的。有人提名,无人反对,即确定"当选"。据说当时选出了五个人,都是家庭成分地富、有历史问题、亲属有被杀关管或过去运动中挨过批斗的。选出后,革命群众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包围着一名当选者,拿来墨汁、废报纸,在群众监督下,命令当选者当场"挥毫",且必须迅速、自然地书写出领导口中念出的字句。然后全部交付领导,通过查对笔迹,据以找出"反标"书写者。

  命令书写的内容,当然不会按"反标"原有的词序,但从让"嫌疑人"书写的文字,大体可以猜出"反标"的原文。那次让写的内容据说是:"打倒国民党、毛泽东思想万岁",那"反标"很有可能就是"国民党万岁"之类。

  范镇中学的"反标"案,最后是由公安机关侦破的,案犯并非票选出来的五个人中的任何人。几年后我有事去该校所在地,当选者之一的李君向我详细介绍了那次群众破案的经过。他指着路边建筑工地上一个正在和水泥的人说:"就是那小子。特能装相,他就在我那组,一边还吆喝催我'快写'呢!因为他家贫农成分,坦白交代得好,除了按规矩被开除团籍、开除公职外。政府只判了他两年。不久前才从劳改农场出来,现在建筑工地当临时工。"又说:"你小子走运,腿脚快,要是不调出,头一个被提名当选的就得是你。"

  但这种"幸运"不可能总有,"文革"期间的一桩"反标"案,我就深陷其中,久久未得摆脱。

  "清理阶级队伍"尚未完全结束,这时发生了一起"反标"案。因为破案都由"专政小组"操作,是绝对保密的,内容当然不知其详,但从追查中得知,案件涉及当时很常用的一种稿纸--"稿纸副页"。其特点是,额头隶体"稿纸副页"四个字,下面是若干横隔浪线,字和横隔浪线都是红色,左侧空白,右侧则连续竖排五六十个小红点。后来听人说才知道,这些"小红点"中隐藏着"大学问"。原来,各地印刷厂每次印制这"稿纸副页"时,那小红点的数目和排列都有所不同,公安部门可以此掌握该稿纸为何时、何地印制,为破案提供方便。果然,这次就派上了用场。

  那是一次单位召开传达上级精神的会议,王兽医(当时我所在的耕读大学办有"兽医班")挨近我坐,他看大家都在笔记会议内容,自己空坐着,觉得不太好,就拿出钢笔,向我要张纸做笔记,我就随手从正做笔记的"稿纸副页"的后面扯了两张给他。几天后清查"反标"案,在向群众介绍案情、广泛搜集破案线索时,偏偏就涉及"稿纸副页",我作为"文革"中单位第一个被揪斗的人,王兽医就及时向专政小组检举了我。

  专政小组几个人把我找去,单刀直入:"你使用过稿纸副页?"答:"是。"

  "可不可以把那稿纸副页给我们一页?"答:"可以。"头头示意一名成员"陪同"我到宿舍取回一页稿纸副页。组长仔细查看了一番后,又与他文件夹里的一张核对,那页纸上有歪歪扭扭的两行字,那应该就是我撕给王兽医的那张。问话继续。"你这稿纸是哪来的?"答:"在学校教务处领的。""不可能。学校从来没有卖过这样的。"答:"我一辈子当教员,写字的纸是从来不用买的。""除了这样的以外,还有没有别样的?包括你家里的。""我爱人在二中,也可能是她从二中拿回来的。""二中我们查过了,没有你这一种。"我无言以对。"你回去认真回忆一下,有结果告诉我们。"我只好答应尽量照办。

  一连好多天,怎么也想不出这稿纸的来源,专政小组问过几次了,由于毫无进展,他们有些不耐烦。我找到组长,说我是真无法提供这稿纸的来源了,案件的构成条件很多,办案不是得讲究"四脚落地"嘛,即方方面面都得对上号,"反标"案也一样,得作案条件都能对得上,才能定案。如果其他条件都和我吻合,稿纸来源一项就不用考虑了,那案犯就是我,专政机关怎么处理,我都毫无怨言。组长态度缓和下来,讲了一番每人都有义务帮助组织上侦破反标案的大道理,让我继续"协助"查找稿纸副页来源。

  看来,交不出这稿纸来源,我是要永远背着这书写"反标"嫌疑的黑锅了。于是回家翻箱倒柜,查找"稿纸副页"。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从妻子的书堆里翻出了一叠"稿纸副页",前几页是妻子笔迹抄写的每行长短不齐的×和○。晚上妻子回来问其来源,她说"去年住院生茵儿时,同一产房的四商店的一位售货员织的毛衣花样挺好看,我就抄下来了"。原来这×和○,不是特务的联络密码,是织毛衣的正反针记录。"这稿纸哪儿来的?""当时我也没有带纸笔,都是她的。"看来,是我在回家时,为了抄写什么东西,顺手扯了几张妻子的稿纸副页。老天开眼,总算找到了。第二天,我向专政小组交上了妻子那一叠"稿纸副页"和那售货员的姓名、单位,这桩拖延了一个多月的"涉嫌反标"案件总算得以了结。

  经过多次政治运动的历练和"反标"案的"洗礼",尤其是"稿纸副页"案的持续追查,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在当局心目中的位置,平日处事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处处留意,事事小心。尽可能主动把自己时时置于群众场合之中、监督之下,这样起码一旦出事,找证明人比较方便。比如,在阅览室或教室里看书报,一看人走得剩下一两个的时候,自己赶快离开,去人多的操场,或回几个人在的住宿处;再如午睡时,一看别人都起来离宿舍出外边了,自己也赶快穿鞋出屋。原因就在于"个人独处",多发的"反标"案一经发现,极易弄来"嫌疑人"那顶可怕的帽子。

  中外历史都反复证明:老百姓要想具有真正的尊严,国家就必须首先具有真正的民主。否则,无论用多么绚丽的外衣遮盖,一切都是空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