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彻底一点地去身临其境,你可以忘掉现实世界中的自己,体验亿万富翁的纸醉金迷,或者携高科技产品到蒙古游牧部落耀武扬威,忘掉你的现实身份……或者你会想给自己创造几个新朋友,和你现在的朋友不同,程序设定的他们会喜欢你的真实一面。"
编辑:前一段,我们预测了 《未来,游戏将如何入侵现实》 ;现在,让我们未雨绸缪,先挑选一下适合自己的虚拟现实体验,以免新时代来临时手忙脚乱。
技术的进步让虚拟现实的方式多种多样。
虽然我们距离完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还有几十年时间,但谷歌眼镜等一系列新设备已经为新时代拉开了序幕,我们也不妨"未雨绸缪",提前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虚拟现实体验方式。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实现虚拟交互的途径会越来越多,幸好有未来学家替我们做了预测。部分软模拟还是主动群体体验?不熟悉术语没关系,我们会在下文逐一解释。
选择模拟方式
"增强现实(AR)"还是"虚拟现实(VR)"?这是你面临的第一个选择。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图像叠加在现实空间里。
如果你不想要过强的参与感,或者对于完全浸入虚拟环境感觉不那么舒服,增强现实将是你的最佳选择。相关应用已经出现在移动设备上,过不了多久你就能在谷歌眼镜上叠加"终结者"屏幕效果。未来更小的甚至是植入设备将进一步提升增强现实效果。增强现实的局限性在于它只是将一个虚拟图层叠加在现实环境中。
如果你喜欢《星际迷航》和《少数派报告》里的深入体验,全息虚拟现实会更适合你。技术成熟后,你只需要走进模拟设备,就可以直接和全息环境进行交互。这项技术的劣势是无法提供触感,只能靠用户自行想象(除非你穿上全覆盖触觉增强套装)。
《黑客帝国》里的脑-机接入方式。
如果我们再想远一些,类似《黑客帝国》里那种"脑插头"也将成为选项之一,虚拟的脑电信号传输入皮质神经,产生各种感觉,你可以通过这个插头神游天外。随着纳米技术不断革新,这个插头可能出现"纳米机器人进化版",向脑中植入纳米级机器人,也能实现同样效果。
以上提及的都属于 硬模拟 范畴,你仍保留对身体的控制,但主观感受被直接操控。如果你想摆脱肉体束缚,那么软模拟就是最佳选项。软模拟需要你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超级计算机中,然后由程序生成新的意识,这也意味着你会失去所有的外部硬件支持。
《创战纪》的完全上传体验。
《黑客帝国》里的特工就是软模拟的经典案例,同样的还有《创战纪》里上传了的角色凯文•弗林。无论是他们的心理还是对外部环境的体验,都不依赖于系统之外的实体,是一套独立存在的系统。
至此你应该已经选好模拟方式了,下一步要选择你的个人体验性质。
完全模拟还是部分模拟?
在完全虚拟现实体验中,你的全部主观感受都由计算机生成,原意识会被完全抑制,由新意识取代,你不会意识到自己处于模拟世界里;部分虚拟现实体验中,你可以保有全部或大部分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你知道自己在模拟,清楚自己的身份,而且拥有全部回忆。这很像皮卡德舰长在《星际旅行:下一代》中体验的那样,"内心之光"。
皮卡德舰长在《星际旅行:下一代》中体验到的类似部分虚拟体验。
主动型还是被动型?
这个选项将决定你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主动型虚拟现实中,你是完全"自由人"(就和《黑客帝国》里的特工一样);被动型虚拟现实中,你的行为是由程序来表达的(同时让你看起来像是拥有自由意志),你仍拥有表面上的心理活动和感觉意识,但你的原有意识将被抑制或不存在,全部行动都由计算机预设好。
个体体验还是群体体验?
在群体体验中,你将与他人共享虚拟现实环境,而每个个体都有自主的心理系统;个体体验将为你提供非常个人化的体验,除你之外的一切都是系统生成的。当然,这两种体验也可以混搭起来,让"真实"的人和机器再难分别,《十三度凶间》就是标准案例。
混合搭配
基于以上你可以作出最后的考虑,选择这些体验类型所有组合的其中一种。未来学家托尼•福利特指出,共有32种组合方式,其中只有9种可行或符合逻辑。比如部分模拟需要外在肉体支持,就只能和硬模拟搭配。
但随着更多虚拟现实方法的诞生,排列组合的方式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虚拟假期
虚拟技术为新世界打开了大门,你会怎么使用呢?
增强现实技术催生了全新的游戏类型,让虚拟物品显示在现实世界中。想想吧,增强现实寻宝猎人游戏或者和虚拟人物约会。
更加彻底一点地去身临其境,你可以忘掉现实世界中的自己,体验亿万富翁的纸醉金迷,或者携高科技产品到蒙古游牧部落耀武扬威,忘掉你的现实身份……或者你会想给自己创造几个新朋友,和你现在的朋友不同,程序设定的他们会喜欢你的真实一面。
最后要提醒诸位,可能你现在正处于虚拟世界中——如果确实如此,那也不妨往兔子洞的更深处探索试试看嘛。
文章原载于网站io9,译文来自果壳网,译者Fornever
【原文链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周刊, 网刊推荐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