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中国数字时代: 奇闻录 | 盛世一景 11-2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奇闻录 | 盛世一景 11-2
Nov 2nd 2013, 15:47, by Grass Mud Horse

10月31日,美国纽约,中国留学生扮成红卫兵参加万圣节僵尸游行。微博网友@凯Xiao娜发照片称:朋友fb那里看到的。今年纽约万圣节僵尸鬼怪游行队伍里出现了一大波红卫兵…太!震!撼!了!都上美国新闻了。

7jpjf

9CLRDHTK00AO0001

sTFgE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德国之声 | 司法首例! 台湾检察总长遭起诉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德国之声 | 司法首例! 台湾检察总长遭起诉
Nov 2nd 2013, 14:45, by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掀起台湾司法关说政治风暴的检察总长黄世铭遭起诉,朝野立委要求他知所进退、主动请辞下台。但黄世铭批评地检署屈服于压力,选择起诉他,若一审有罪,他会马上辞职以谢国人。

黄世铭夜奔总统官邸被控洩密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检察总长黄世铭夜奔总统官邸报告立法院长王金平涉及的司法关说案,被指控洩密。台北地检署根据马英九总统提供的两份黄世铭面呈专案报告,认定黄世铭在全桉尚未侦结前即洩漏侦查秘密及通话译文,依洩密、违反通讯保障及监察法起诉黄世铭。他面临最高三年有期徒刑,也成为史上首位被起诉的检察总长。

黄世铭发出声明稿批评台北地检署竟然屈服于压力下,选择起诉他,他深感痛心疾首、至为无奈,希望审理法院尽速还他清白,黄世铭甚至说,如果第一审法院认定他确有刑责,将立即辞去检察总长职务,以谢国人。

苏贞昌指马总统任满后应予以追诉

黄世铭遭起诉,除重挫其未来任期内的领导威信、惊动检察体系,也对马总统、行政院长江宜桦的执政投下震撼弹,朝野立委不分蓝绿都要求黄世铭下台。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表示,检察总长被起诉,代表信用破产,不足以担任其职务,应该立即辞职下台。但法务部长罗莹雪说,黄世铭被起诉的是轻罪,还没有达到停职标准。

虽然黄世铭强调基于公务员服务的忠诚义务而面报总统,但检察官认为,他在刑事案件侦结前向总统报告侦查内容,是陷国家元首于不义。针对此案,总统府、行政院和国民党中央均以”尊重司法”简短带过,不过,苏贞昌强调, 整件事要追究清楚 ,马总统应有刑事豁免权,任满后应予以追诉, 江宜桦也应该查明,若有刑事责任也应予以追究,江宜桦已违反道德官箴,不应续任行政院长,应立即下台。

府院保黄弃黄两难

台湾媒体指出,9月6日特侦组召开记者会指控立法院长王金平涉及司法关说,自此黄世铭与马总统、行政院长江宜桦甚至国民党,都陷入政治风暴;之后衍生的监听国会风波,更让执政党处境雪上加霜。府院虽在风暴之初力挺黄世铭,但随情势急转直下,蓝营立委竞相要求黄世铭下台。由于府院起始就定调关说案必须”尊重司法”,如今北检起诉黄世铭,府院难有质疑立场。

另一方面,虽然党内多认为唯有黄世铭下台,国民党才能止血;但北检起诉针对的是程序,司法关说的真相还待厘清,若此刻为平息纷争与黄世铭切割,也将被质疑无情无义。

无论如何,在北检起诉黄世铭为在野党攻势新添动能后,下周起,立法院已是山雨欲来,朝野对立,势所难免!

作者:尼尔(台北)

编译:苗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德国之声 | 在西藏给达赖喇嘛"消声"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德国之声 | 在西藏给达赖喇嘛"消声"
Nov 2nd 2013, 14:15, by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表示,计划通过限制互联网、电视等方式,杜绝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反动宣传”。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此前就禁止藏人收听观看国外的广播电视节目,或者访问网上有关达赖喇嘛和流亡政府的信息。不过很多藏人仍然能够通过非法卫星电视或打破中国互联网限制来获得这些信息。达赖喇嘛的照片和他的教义也被人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偷运进西藏。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周六发行的新一期中国共产党党媒 《求是》杂志中称,政府将确保只听到自己的声音。

“严厉打击分裂主义分子进藏入境进行反动宣传”,陈全国在《求是》中写道,”求是”意为”实事求是”。

陈全国还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没收非法卫星天线,增加对网上内容的监控,并确保所有电话和互联网用户都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进行注册。

“努力实现党中央的声音形象在全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听得到、看得到,敌对势力和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声音形象听不到、看不到”,陈写道。

被称为”披着羊皮的狼”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中国称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达赖喇嘛是”披着羊皮的狼”,指责他试图利用暴力手段建立一个独立的西藏。

达赖喇嘛在1959年一次失败的起义后流亡印度,他说自己只希望西藏实现真正的自治,并拒绝使用暴力。

陈全国说,中国共产党将寻求揭露达赖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以及他的”反动图谋” 。中国长期以来捍卫其在西藏的铁腕统治,称该地区曾遭受可怕的赤贫、残酷的剥削和经济的停滞,直到1950年中国共产党军队对其进行”和平解放”。

在一系列藏人抗议自焚事件后,西藏地区的紧张局势达到了数年来的高峰,而这也导致了日益增强的安保、打击措施。

来源:路透社 编译:万方

责编:苗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胡泳 | 方可成:为什么新闻界的信誉危机值得忧虑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胡泳 | 方可成:为什么新闻界的信誉危机值得忧虑
Nov 2nd 2013, 12:30, by Chinese Netizens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DEwNjQ0MQ==&appmsgid=10000085&itemidx=1&sign=5b5084093e389a520b1e08f102af58a4#wechat_redirect

为什么新闻界的信誉危机值得忧虑

 

2013-10-29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本文首发于20131029日,这是新闻实验室的第25篇文章

§本文归属栏目:#pH试纸#(以公共利益、民主精神检验媒体组织、媒体产品及媒体人)

 

《新快报》陈永洲案是一个处处充满丑陋和悲哀的事件。站在新闻界的角度看,它让人左右为难,就好像站在一块满是钉子的地上,无处落脚。

 

第一重为难在于,是否声援,声援什么?当陈永洲以光头的形象出现在央视新闻中,一周前曾表示声援的人们,有相当一部分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司马南吴法天周小平环球时报等则得到了一个天赐良机,嘲弄自由派的火力全开。

 

坚持认为应该声援的人也有不少,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声援并不是要给陈永洲背书,而是坚决对抗警权的肆意扩张,警惕对媒体和媒体人的随意抓捕、未审先判,坚守程序正义的底线。

 

第二重为难在于,该不该反省?这几天,已经有不少媒体人在微博等平台上反省这个行业的败坏。但是,也有人提出,现在这个时候反省,岂不正中了党国的下怀?如果借机再来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哭都来不及了。

 

这种担心自然言之成理。可是,经此一役的打击,再加上此前的一系列事件,如果不反省,不做些什么来自净和自救,新闻人如何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过去几十年,中国媒体人努力挣脱束缚,不再承认这个职业的合法性来自权力(也即不再是喉舌),而是将其建立于民意的基础上(努力靠近西方概念中的第四权力)。如果民意持续流失,新闻职业何以安身?仅仅靠呼喊程序正义,能够挽救自身吗?

 

信任危机也意味着媒体人不再具备道义上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往往是媒体倡导各种理念的前提。换句话说,如果自身不干净,呼喊程序正义是没人听的。以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行业的内幕往往鲜为人知,道义上的制高点可以被壁垒掩护。但是这种情况在今天已经被极大改变,信息的丰富度和流通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官方倡导的"舆论斗争"又令形势更为复杂和凶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满足于"新闻界未必是最烂的"恐怕不是什么好的策略——之前新闻界正是竖起道义优势作为立身基础的。

 

我赞同胡泳老师的观点:"专业性到处都在瓦解,公众的参与是挡也挡不住的。企图重新树立壁垒已然是不可能了,所以才要严肃地跟公众讨论如何提升公共意识的问题,跟专业人士讨论如何应对公众挑战的问题。躲在专业的羽翼下已逃不过公众的风暴。"

 

其实,论及专业,媒体人和医生、老师、律师不一样,只能算是准专业人士。医生、老师、律师的职业合法性是真正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就算民众再不信任他们,也需要去医院看病,送孩子去上学,遇到官司只能求助律师。相比起来,媒体人的职业合法性固然有一部分建立在专业基础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按照哥大教授迈克尔·舒德森的说法,新闻是一种信任的代理。民众通过媒体获取信息,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代理关系,如果民众不再信任媒体了,他们完全可以收回这种代理的委托。尤其是在这个新传播技术层出不穷的年代,这种收回代理委托变得更为容易——公民记者、官方微博、博客,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直接来源,作为中介的媒体大可以被抛弃。

 

媒体在这一案件中的角色已经足够悲哀。无论是《新快报》还是CCTV,都不过是资本和权力的打手而已,位于食物链的最底端,完全臣服于钱与权,这与媒体人心目中的自我期许、与媒体理应占据的位置相距甚远。陈永洲也根本不能与美国新闻史上的扒粪者相提并论。更悲哀的是,公众看了一圈热闹散开之后,作为一个整体的新闻界已经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如徐达内在他那篇极为详尽的媒体札记末尾所写的,"'头版战书''命运共同体',再到'三而竭',直至大翻转后的'四而溃散',整个中国媒体行业——尤其是亲近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那一批——遭遇了一次巨大的信誉危机,也很有可能,是系列舆论斗争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惨败。"

 

惨败之后,媒体人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继续站在原地呼吁民众一起将枪口对准"大恶",放过"小恶"。媒体人善于发明理论,"大恶小恶"论、"索多玛无义人"论,都可以用来当做论据,但它们都无法解决自身的难题,拉不回正在离开的受众。最终受害的,当然是本已艰难的民主进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爱思想 | 李国强:政绩竞赛与政治忠诚的表达* 1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爱思想 | 李国强:政绩竞赛与政治忠诚的表达* 1
Nov 2nd 2013, 08:15, by Chinese Netizens

  

   【摘要】本文以大跃进时期《人民日报》为切入点,分析了地方政府在特定的极端竞争状态下的政治忠诚表达问题。大跃进运动中,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中央采取严苛的奖惩措施,与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的独特地位相契合,使得《人民日报》对大跃进期间各省激进程度的认知相当之精确,《人民日报》变成了地方政府的"竞赛平台"、"政绩排行榜"。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不断追求政绩,主要是通过政绩向上级表达政治忠诚,而不是简单的政绩问题。换言之,应当把政绩理解为地方领导人表达政治忠诚的工具。

  

   【关键词】政绩竞赛  《人民日报》  政治沟通  政治忠诚

  

   李国强 博士,助理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一、地方政府竞争与政治沟通

  

   获得完整准确的信息是实施政治监督与控制的首要条件,上级政府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评价下级政府和负责官员的工作绩效,进而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如果不能获得完整准确的信息,绩效评估就无从谈起。

   为了赢得同级政府之间的竞争、避免受惩罚并获得上级政府的奖励,下级政府及其负责官员不但有强烈的动机追求政绩,也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来伪造政绩,即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3一首流行甚广的民谚讲到:"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这就是讲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和监督机制,虚假信息横行无忌,层层蒙蔽上级政府,国家政策即便颁布也无人执行。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当代中国,由下级政府逐级向上汇报是信息流动的主要渠道,上级政府主要通过下级的汇报了解实情。假如下级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提供虚假信息,实际上等同于关闭了信息流动的主渠道,使上级无法获得真实信息。通常认为,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国政府正常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就出现了严重问题,上级政府不了解实情的情形相当严重,甚至中央高层都不敢轻信地方政府上报的信息。 4

   正如俗语所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是极为危险的,对于任何一个政权而言,政治沟通渠道堵塞不通都将产生致命的后果。不过,大跃进中的毛泽东作为最高领导人,对于"浮夸风"、"共产风"以及随之而来的虚假信息却不以为意。他认为这些恰恰是地方政府和群众积极性高的表现,不能泼冷水,"气可鼓不可泄,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对于群众性大炼钢铁,毛泽东也更看重积极性问题,他讲土法炼钢没什么可伤心的,有点损失也不必痛心;从根本上讲是得多于失,"9000万人上阵表明了他的全民性,建设速度大大提高了"。 5

   为什么"积极性"是重要的?因为积极的背后是政治忠诚。更加紧跟中央意图的地方官员,倾向于更加忠实地执行中央政策,政治上采取更加激进的姿态;而当官员们需要在真实政绩与政治忠诚之间权衡取舍的时候,他们更加倾向于扭曲政绩和虚报数字以表达政治忠诚。为了表现出超越同侪的积极态度,地方官员有时不得不夸张地谎报政绩。对于上级领导人而言,真实信息固然重要,虚假信息也同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就是帮助上级领导人了解下级官员的政治忠诚情况。

   这是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机制之下的产物。从政治学角度看,中国政治体制的奇特之处在于分权与集权的并存,具体表现为三个相互关联的特征,一是中央对地方政府拥有绝对的人事控制权,二是政府自上而下层层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三是把诸多行政职责以及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的权力都下放给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享有高度的自主权。中央政府通常会观察比较不同地方政府对同一政策的执行情况,表彰那些表现得更忠实、更积极的地方政府官员,选择优秀者加以提拔。 6

   市场竞争的目的是赢得消费者,地方政府竞争的目的则是为了赢得上级领导人的信赖。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等原则常常被反复强调,在政治忠诚和个人才干不可得兼的情形之下,政治忠诚无疑是第一位的。

   大跃进运动堪称地方政府竞争机制运作的极端案例,各地在工农业各领域都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竞争,毛泽东亲自号召要"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当时正常的信息传递渠道完全失真,从上到下的统计系统近乎崩溃,"浮夸风"遍布全国,上级政府基本上已经无法获取真实信息。真实信息的缺失,伴随着虚假信息的大范围散播,高产纪录令人难以置信,"放卫星"令人瞠目结舌。这些虚假信息的背后,就是政治忠诚问题。

  

   二、作为"竞赛平台"的《人民日报》

  

   统计工作在大跃进运动中崩溃了。长期掌管国家统计部门的薛暮桥曾无奈地对各省统计局长讲,大跃进"势不可挡",省委命令报假账,"只能听省委的话,将来总有一天中央会问你们真实数字,你们仍要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把实际数字拿出来"。 7

   在地方,统计部门的口号变成了"领导上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领导上什么时候要,我们就什么时候给"。 8某省甚至强调,统计工作要变"马后炮"为"马前炮",广泛采用"预计数检查法",对各级各领域计划完成情况做"预计检查",报送有关方面。 9

   在统计工作近乎等同于比拼想象力的情况下,刊登各地高产纪录即"放卫星"情况的新闻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既为大跃进推波助澜,也在无形当中充当着地方政府"竞赛平台"的作用。《人民日报》之所以能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既是其政治职能的一贯体现,也是由大跃进时期的特殊情况造成的。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向来由党内高级别领导人负责,报纸本身长期遵循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其版面安排、文章形式、思想倾向乃至遣词造句等无不经过精心安排。 10精心安排的重大后果之一,就是《人民日报》无形之中变成了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以何种形式刊登何种文章,乃至图片的位置和大小等,其精心安排的版面和文章本身就代表着中央的政治意图。

   因此,为了发动大跃进,毛泽东对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其中就包括改组人民日报社。毛泽东早就对反对冒进的社长邓拓、以及主管宣传的陆定一和胡乔木等不满,因而在大跃进前夕派更能贯彻意图的贴身秘书吴冷西进驻人民日报社,充当大跃进的"急先锋"。 11

   改组之后的人民日报社立刻不遗余力地鼓吹大跃进,甚至"大跃进"这一称呼本身就是人民日报首先发明的。《人民日报》的两个方面得到特别强调,一是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新闻报道要"做到准确、及时而又系统";二是特别加强对地方的报道,"及时连续反映全国各地执行情况,及时反映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新经验和新问题",并对此发表一系列评论。 12

   《人民日报》报道地方情况本就遵循一定之规,而这时中央亦敦促其安排版面时注意平衡,因此对各省新闻报道的数量就表现出令人惊讶的规律性。《人民日报》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刊载各地竞相攀比的高产记录,发布各式各样的排行榜和进度表,给地方政府以极大的政治压力。根据新华社的一份资料,大跃进期间全国超过一半的粮食高产纪录都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人民日报》发布的粮食高产纪录约占中央级媒体发布总数的79%。 13

   大跃进运动中,全党都认为《人民日报》的报道等同于中央的意志,连《人民日报》"自己也认为除了代表中央不可能再做点什么"。 14

   报社对中央大政方针和日常工作都很熟悉,一方面,吴冷西作为毛泽东贴身秘书,经常接触中央高层领导,能够及时知晓许多政策信息。另一方面,《人民日报》和中央机构的日常工作结合的很紧密。例如《人民日报》曾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著名文章,鼓吹粮食高产卫星,这篇文章实际上来自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内部报告。 151958年夏,中央办公厅派员到山东寿张调查农业生产情况,调查组一位成员写信回来,《人民日报》就发表了这封信,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为通栏标题。

   由于中央的重视和《人民日报》的实际作用,地方政府总是力求获得《人民日报》更多的报道,把本地的成绩宣传出去。在统计系统崩溃和"浮夸风"盛行的年代里,《人民日报》充当着中央认可的地方政府"竞赛平台"或"排行榜"的角色,其对各省激进程度的认知相当之精确。

  

   三、政策形势与新闻报道

  

   《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受到政策形势的影响,政策走向的变化直接导致新闻报道重点的变化,甚至遣词造句都会随之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接下来的分析主要以《人民日报》词频分析为切入点,所用到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检索某段时间内正文中包含某些关键词的文章的篇数,或者对文章篇数稍加统计处理,然后结合其他数据进行分析。在检索当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关键词,例如检索《人民日报》涉及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新闻报道数量,关键词就是"河南&(粮食+麦+稻)",在这里"&"表示"并且","+"表示"或者"。 16

   1958年是大跃进运动中最狂热的年份,之后延续至1959、1960年。1958年元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乘风破浪》,明确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发展目标,号召"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创造性,扫除消极、怀疑、保守的暮气",乘着"压倒保守思想的共产主义风前进"。

   大跃进运动遍及工农业各个领域,以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为重中之重。在农业领域,最主要的工作是提高粮食产量;在工业领域,指导方针是"以钢为纲",发动全民大炼钢铁。纵观1949-1965年《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大跃进的这些特征体现的相当明显。观察图1(a),计算每年正文涉及钢铁的文章篇数占当年《人民日报》文章总篇数的比例,1957年之前该比例大致徘徊在6-8%上下,而在接下来的1958-1960年则迅速攀升到10%以上。1958年,涉及钢铁的文章比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3.8%,与当年中央要求继续大炼钢铁的政策明显关联。

   《人民日报》涉及粮食生产的文章比例略有些复杂,但其趋势也是相当明显的。自1949以来,由于朝鲜战争和"一五"建设(参见图1(b),具体反映在1950和1954年前后),粮食总量紧张的问题一直持续着,以至于中央被迫全面推行统购统销政策。1958-1960年,《人民日报》有关粮食问题的文章再次猛增,此次猛增显然是因为中央决心以大跃进运动的新方式来提高粮食产量。在图1(c)中,显示的是历年来涉及粮食亩产的文章比例,1957年之前该比例很少超过万分之50。高峰期出现在1958年和1959年,比例分别达到万分之259.3和万分之243.8。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大跃进中各级政府都对粮食增产特别重视,增产的情况要看亩产,大量的粮食"卫星"都是根据亩产报道出来的。

  

注:涉及钢铁的文章,检索词为"钢+铁";涉及粮食的文章,检索词为"粮食+麦+稻";涉及粮食亩产的文章,检索词为"(粮食+麦+稻)&亩产"。(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共和国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915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爱思想 | 张允若:复旦新闻馆前的珍贵留影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爱思想 | 张允若:复旦新闻馆前的珍贵留影
Nov 2nd 2013, 06:46, by Chinese Netizens

  

   母校邯郸路本部的校园里,曾经有座西式二层小楼,红瓦灰墙,前方是绿色的草坪,左侧是幽静的小桥流水。这便是新闻系的活动中心、号称"天下记者家"的"新闻馆"。大约从1951年起,这座西式小楼被改为工会俱乐部了,陈望道题写的新闻馆的匾额、挂到另一幢原先称作"复旦新村"的楼房门口去了。也就是说,那里成了新的复旦新闻馆。不过,随着校园的变迁,如今新旧两座新闻馆都已不复存在了。

  

   自左至右:前排,舒宗侨、王昌孝、陈望道、朱振华;第二排,张允若、俞康成、曹孚;第三排,张四维、蒋孔阳、余家宏、曹亨闻、黄纯初;最后一排,陈望道校长的通讯员、杜月村、赵敏恒。

  

   在这两座新闻馆前,曾经有过一些重要的留影,定格过许多历史的瞬间。本文要介绍的是六十年前在新的新闻馆前留下的一张合影。参加合影的有新闻系的老系主任、时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我国思想文化界德高望重的前辈陈望道先生;有当时新闻系全体在职教师赵敏恒、曹亨闻、舒宗侨、余家宏、杜月村、蒋孔阳、张四维、朱振华先生(注1);还有著名教育家、时任副教务长的曹孚先生。想当年教育界这么多先贤、这么多重量级人物聚集一起,本身就表明了这张照片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

   不过,更其重要的是,这张照片还蕴含着无比厚重的历史内涵。

  

   (一)

   1952年春天,复旦大学全校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知识界一样,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改造运动"。在此之前的1951年下半年,全校文科师生已经分批参加了皖北的土地改革,经受了几个月农村阶级斗争的"洗礼"。回校后又赶上席卷全国的"三反"、"五反"运动,学校上下也曾深挖猛斗大大小小的"老虎"(贪污嫌犯),登辉堂里多次举行过群情激昂、口号震天的全校性批斗大会;一般群众也都在大小会议上检查自己点点滴滴的不当行为,哪怕是私自用了几张公家的信纸信封,都要上纲为"可耻的个人主义",都要认清这种思想是"万恶之源"、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上贪污犯罪的道路、遭致身败名裂的严重后果。

   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全校师生的政治学习都转上了思想改造的轨道,而教师的思想改造则是运动的重点。为了加强对运动的领导,上级党委从华东革命大学抽调了王零等人带领一批政工干部进入复旦,和解放后作为军代表接管复旦的李正文、从华东新闻学院调来任教的王中等一起,正式成立了复旦大学党委会;并组建了"精简节约及思想改造学习委员会"(简称"学委会",主任为陈望道、副主任为李正文),部署全校的运动,下面按系科成立学习小组,停课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小组的组长一般由系科负责人担任,并由学校派来的政工干部"协助"。按规定,各系都指派数名"学生代表"参加教师的学习会议,以便反映学生意见,并作为贯彻上级意图的帮手。教师们先学习文件,然后回顾自己解放后的政治表现,检讨自己的错误缺点;继而追溯自己的出身和历史,挖掘错误思想的根源和来龙去脉。经过一番分析批判,逐步找出自己错误的"主导思想",个人主义、个人名位思想、个人名利思想、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等等便是当时流行的政治标签。在这种人人检查、人人过关的活动中,教师间的相互批评往往比较委婉谨慎,于是学生代表的作用就大为彰显了。学生代表都是"初生牛犊",往往不留情面、直抒己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教师的检查能不能顺利过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代表,而在学生代表背后的则是上头派来的政工干部。尽管比起以后的肃反、反右、反右倾、以及"文革"中的批判斗争,当时的做法要算十分温和的了,但是,对于广大知识分子来说,还是头一次遭遇这种运动压力下的"改造"、头一次被迫要当众"脱裤子、割尾巴",不仅要把几十年的思想历程翻箱倒柜全亮出来,而且要来个大否定、大批判,普遍感到精神紧张,坐卧不安。特别是几次检查还不得通过时,焦灼、抵触和对立情绪随之而生。据说外文系的莎士比亚专家孙大雨教授对会议的批评颇为抵触、顶得很厉害,当时学委会主办的"学习报"上就登出了一篇报道,题目是《孙大雨的花招》,严厉批判孙的态度。中文系教授刘大杰当时还萌生短见、跑去跳了黄浦江,幸亏被及时救了起来,这件事一时成为全校的热点新闻。

   我当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大二,也被指派为参加教师会议的"学生代表"。同时被指派为"代表"的还有同班的王昌孝(学生代表的组长)、大一的俞康成、大三的梁学政、大四的黄纯初。教师组长是余家宏老师(注2),他抗战时期毕业于复旦经济系,并参加了中共,上海解放后任华东新闻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后来和王中、杜月村先生一起调入复旦新闻系。他为人低调,待人平和,所以我们系的运动比较平稳,没出大事,但从老师们认真严肃的表情,仍然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学生,似乎没有在意这些,每当听完老师的检查,就用当年流行的思维方式和政治语言,发表意见,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简直事事都可以找到"个人主义"的源头和"阶级立场"的本质。我当年也把这种极左观念视为革命的真理,用它来对人对己,常有片面上纲的发言,如今回想起来深感可笑和愧悔。

  

   (二)

   陈望道先生名义上是"学委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但他同党委成员们不一样,也得"思想改造",于是参加了新闻系教师小组的学习和检查。大家对他很尊重,通常称望道先生、望老。他在会上发言不多,但始终保持谦虚、平和的态度。他的自我检查很简要,谈到自己平生有三大错误,其中之一便是建党初期不该因意见分歧而轻率退党。学习结束时,他所写的书面小结是我去他府上取的,临别时他客气地送我到门口,用浓重的义乌口音说了一句:"你在学校里年纪最小!"那种亲切的语气和面容,让人至今难忘。

   赵敏恒先生当时正值壮年,身材敦实,爱抽雪茄。他博学多才,机智能干,是现代中国难得的新闻活动家。早年他毕业于著名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上世纪20年代回国,长期在路透社工作(曾任重庆分社、中国分社社长),采写了大量揭露日军侵略罪行的报道,特别是舍生忘死地在现场采访并及时向世界报道了日军对重庆的野蛮轰炸。他还曾以出色的新闻敏感,最先向全世界播发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和1943年"开罗会议"等震惊世界的重大消息,令国际新闻界同行刮目相看。抗战胜利后,他出任上海《新闻报》总编辑,曾不顾国民党的压制,毅然约请田汉等进步文人编辑文艺副刊。上海解放前夕,他拒绝接受国民党给他去台湾的机票,也婉辞了星系报团要他任香港《星岛日报》或新加坡《星洲日报》总编的邀请,以及其他海外约请,下决心留了下来。周恩来从田汉那里得知此事后,曾发话要他去北京居住,等待分配。后来是陈望道先生上门请他来担任新闻系专任教授的。

   对于这些不平凡的经历,我们当时略有耳闻,但知之不详。只觉得他在学习会议上出言谨慎,表情严肃,不像平时接触中那样轻松风趣。我们也感觉得到,上头对他还是颇有疑忌的。会上一再询问他解放前同英国领事馆以及几个英国朋友的关系,他一一作了说明,后来还专门写了交代材料。谁知三年之后的肃反运动中(1955年7月),他竟被以"特嫌"为由逮捕了,后来一直关押在外地,长期患病,1961年病死狱中,时年才57岁。他的夫人谢兰郁女士(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期从事妇女儿童工作,抗战时曾任战时儿童保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一再为赵敏恒先生的冤屈申诉呼吁,可是毫无结果,自己却在反右运动中被划成了"右派"。直至80年代初,才双双平反,可是一个美满的家庭、两个知识精英的人生就此葬送了。

   曹亨闻先生是资深的新闻学者。他早年留学英国,获伦敦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曾参加进步社团"反帝大同盟",还将叙写万里长征的书籍译成英文发表。1939年起被聘为复旦新闻系教授,先后开设新闻理论、新闻史等课程,解放前也有多种论著。但是他逊于口才,浙江临海方言浓重,教学效果难免受到影响。他毕生靠拢中共和民主党派,思想改造运动前和文科师生一起参加了土改运动。在这次学习会上他较多地检查封建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旧文人的习气等。可是,十五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却没有逃过劫难。有人翻他历史老账,说他当年留英时得到过国民党将领周至柔的资助,红卫兵就此事大做文章,批斗不断。1968年工宣队进驻学校后,又勒令他参加"学习班"、实际上是隔离审查。在沉重的压力和无休止的折磨之下,是年10月某日,他竟悬梁自尽,终年才58岁,实在令人扼腕不已。

   舒宗侨先生也是资深的新闻学者、摄影家。他30年代在复旦新闻系毕业后,曾在上海和重庆的报界工作多年。1942年中、美、英三方决定在重庆合办《联合画报》,由美国人温福立任社长、他任主编,这是以新闻图片为主的周刊,积极宣传同盟国抗击法西斯的战争。抗战胜利后,《联合画报》转为他个人经营,直至上海解放停刊。这是中国最早的完全新闻性画报,在我国新闻出版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还曾与人合作,编辑出版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中国抗战画史》、《二次大战照片精华》等大型摄影史册,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从重庆时期起,他就兼任复旦新闻系副教授,历40年,直至80年代才晋升为教授。思想改造运动前后他讲授"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课,语言简洁,逻辑严谨。在讨论会上,有人对他出版《联合画报》时的经营作风有所诟病,认为重于谋利、对待职工不够厚道。他在自我检查中清理出来的"主导思想"是"个人名利思想",并且认真检查了这种思想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

   五年以后,中共开展整风运动。舒宗侨先生在学校党委召开的帮助党整风的座谈会上,只是对某些人歌功颂德的发言说了句不满的话,便因言获罪,被划为"右派"。从此打入冷宫,下放劳动,后来在资料室打杂;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多次遭到抄家、批斗、侮辱、无休止的审查,前后历经磨难二十二年。不过他坚强地面对厄运,总算熬到了平反的一天。拨乱反正以后,他在新闻教育岗位上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除了培养摄影教学的新人外,还开设新课"外国新闻事业",这是解放后高校新闻专业从未有过的课程。当时我在江西大学任教,曾邀请他来南昌做过讲座,在大劫大难后重新相聚,真有隔世之感。他是2007年以九五高龄辞世的,实在是难得的了。

   曹孚先生除了在校部工作外,也曾在新闻系兼任教育学方面的课程。我在解放前就知道他的大名,当年我在读中学,见到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教材以及进步读物《开明少年》、《中学生》杂志的编辑栏里都有他的名字。后来才知道他是很有造诣的教育家,抗战时期就在复旦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升为副教授。抗战胜利后去美国深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以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应陈望道先生电邀回国,来到复旦任职。

在思想改造时,西方的改良主义政治思想影响,是曹孚先生检查的一个重点。另外,根据上头的授意,会上一再追问他同学校里"公馆派"的关系。所谓公馆,是指前任校长章益的住所。章益是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委任的复旦大学校长,据校史记载,他在任期间做过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好事,最后拒绝了国民党政府要他迁校撤退的指令,认真地护校,把复旦平安地交到了新政府手中。据说解放后有一些教师经常造访章公馆,(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往事追忆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914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Global Voices | 新加坡社运:还我网路自由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Global Voices | 新加坡社运:还我网路自由
Nov 2nd 2013, 08:00, by Chinese Netizens

新加坡媒体发展局(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MDA)最近发布对于新闻网站的最新执照计划,此审查制度立刻受到网民的谴责,忧心忡忡的网民们号召起「还我网路自由」运动,呼吁大众参加于2013年6月8日举行的集会,要求政府撤除充满争议的法规。 在新法规下,新加坡内每月有五万个不同IP以上浏览的新闻网站都必须注册执照,也必须支付五万新币(约台币一百万)的「履约保证金」,此外,下列条款也是许多网民感到愤怒并担心的原因:

这个执照也表明,若新加坡媒体发展局发现内容有违标准,线上新闻网站必须顺从官方指令,在二十四小时内撤除文章。

至目前为止,政府已经点名十个网站,其中受到影响的包括雅虎新加坡(Yahoo! Singapore)。 #freemyinternet 「还我网路自由」 #freemyinternet运动认为此执照计划会逐渐危害新加坡的网路自由以及免费演讲资源:

我们希望所有关心自身未来、关心参与线上活动和论坛的自主能力、关心新型态新闻和分析的新加坡人,都能严守坚定立场,不让政府的执照计划阻碍个人的独立。

虽然现在政府向部落客保证他们不在审查范围之内,但一项诉求却对部落客提出警告,表示他们仍有可能受到影响:

虽然媒体发展局表示部落格并不在执照计划的规定内,但这段文字并没有出现在法条中,也就是说,将来部落格或任何网站都有可能在法律条文完全不更动的情况下受迫申请执照。

社会政治部落客和评论家发表了一项共同声明:

我们为新加坡人提供及分析社会政治新闻,身为新加坡网路社群的一份子,我们担心这项新政策会影响新加坡人民接收多样化新闻资讯的能力。新的执照计划很有可能会减少新加坡人能够观看的频道以及在新加坡接收社会政治新闻及其分析资料的管道,这关乎到全新加坡人民的利益,我们应该要拒绝权力侵害并捍卫新加坡人观看新闻频道的权力。

媒体发展局坚称执照计划是公平的,并对人民猛烈的批评作出以下回应:

个人在自己的网站或部落格上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并不涵盖在我们所述的新闻报导范围里。……关于内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是否威胁到社会结构以及整体国家利益,包括煽动种族或宗教敌意、误导和导致大众恐慌,或是提倡暴力行为。影响新闻网站上的社论倾向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维沙(visakan veerasamy)发现媒体发展局的这个计划已经使新加坡网民团结一心

或许再过几年,媒体发展局的执照计划会成为一个受到缅怀的议题,述说当时部落客和各种新兴新闻平台如何同心协力,抵制共同威胁,并展开属于新加坡市民的全国对话。他们提出一个糟透了的计划,使大众感到厌恶,以至于激发一个相对于政府的回应计划。砰的一声,积极活跃的市民出现了,这对新加坡来说是件好事。

这是一个严厉的措施,市民珍(Jentrified)写到:

政府已经感受到网路的力量,发现网路能点燃人民的善恶观和社会政治的知觉意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试着要用更多的严厉措施来切断我们的生路,他们的位阶能让他们这么做,因为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几乎掌控新加坡的一切。

由于法规的模糊字句,热门的新闻部落格仍旧有可能被要求申请执照,这一切端看媒体发展局怎么说,而珍奈特(Jeannette Chong-Aruldoss)对媒体发展局所拥有的权力感到不满:

总理能决定网站是否或何时该申请执照,这一切限制都还很模糊,而他能拥有这样的决定权实在令人感到不安。

明·席克(Z'ming Cik)以这项计划对政治性部落格产生的影响提出警告:

新法规会制止新加坡部落客讨论社会和政治议题,取而代之鼓励人们讨论起面霜或他们家的宠物。这将帮助执政党创造「安全」的环境,使他们远离批评,继续掌权。

论政网站publichouse.sg表明为何新加坡人应该要反对审查制度

……因为新的法规不只是影响线上新闻网的规划和发表团队,也影响读者,所有的新加坡人应该要起身捍卫自己能对制度持相反意见,尤其当线上新闻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与主流媒体不同的想法,让人们接收筛选过或控制下产生的内容绝对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着想。

萧锦鸿(Siew Kum Hong)担心这项法规会对新加坡的国际形象有重大打击

新法规是个错误,这让大家赋予新加坡一个镇压者的形象,这在现今全球化和网路世界中是个错误讯息,当你试着建立一个创新并有创造力的经济形象时,自由思想是必要的存在。

 

译者:Icy Wang 
校对:Fen

作者 Mong Palatino · 译者 GV 中文化小组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plus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张鸣 | 拿诺奖不是攻山头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ypePad Has the Tools

Looking for a premiere blogging service? Start your blog today on TypePad.
From our sponsors
张鸣 | 拿诺奖不是攻山头
Nov 2nd 2013, 06:01, by Chinese Netizens


拿诺奖不是攻山头

    

张鸣


近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个万人计划,重点选拔奖励一万个科技人才,据说,其中优中选优,挑选一百人,突击诺贝尔奖。这样气势磅礴的科技工程,的确令人振奋。但是,仔细一想,似乎这样的科研人才工程,此前也有过,比如百、千、万工程,千人人才引进工程等等。同样是大手笔,大气魄,耗费重金,可惜,至今诺奖连影子还没有。


举国体制有优势,用来重点攻克体育项目,成就斐然。许多国人连听说都没听说过的项目,集中突破一下,居然就可以到奥运会上拿金牌了。用在国防科研上,也有效,两弹一星,就是这样弄出来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用这样的方式突击,从前苏联到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出太多的成效。


说白了,科研这玩意,是跟一个国家的教育和科研体系相配套的。当年我们国家集中攻克两弹一星,所依靠的人才,其实基本上是民国时期留学西方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人,即使国家投入再多,力量再集中,估计也拿不下来。朝鲜就是例子,他们也是倾举国之力,到目前为止,在原子弹和火箭技术上,还是过不了关。


拿诺奖不是攻山头。攻山头,再坚固的堡垒,敌人再强的火力,组织敢死队,玩命地攻打,尽管有可能失败,但成功的可能还是挺大的。但是,拿诺奖,本质上,要看一个国家的科研整体实力。君不见,迄今为止,诺贝尔奖的各个奖项,但就自然科学而论,得奖最多的国家,无一例外是世界上教育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第三世界国家,拿诺奖,一般来说,只能在文学奖上打主意。


中国是个发展势头很猛的大国,
GDP现在已经是世界老二,但是,我们的科研实力,却不容乐观。我们的GDP,基本上还是靠农民工血汗挣出来的。我们可以制造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产品,但核心技术却基本上是人家的。一国的科研实力,跟它的教育息息相关。中国的教育,基本上还是标准答案式的,优秀的中国中学生,做难题没有问题,拿中学的奥林匹克奖没有问题,但博士毕业,进入科研领域,拿诺奖,就基本上没戏了。而科研体制,则烂项目一堆,跟教育体系一样,行政化导向。提高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科技竞争力,绝非一个短平快的项目所能胜任的,甚至也不是靠重金引进外部人才所能承担的。如果有关部门,真的想拿诺奖的话,首先要做的,是改革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不能总是行政导向,官大学问大。否则,就算这个万人计划启动,能否真的把真正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都是问题。行政导向,学阀导向的教育科研体制,能选拔什么样的人进入万人项目中,我真的不抱多大的希望。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自由時報 | 不甩中國抗議 日奪島軍演如期舉行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自由時報 | 不甩中國抗議 日奪島軍演如期舉行
Nov 2nd 2013, 01:47, by Chinternet

不甩中國抗議 日奪島軍演如期舉行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一日報導〕日本自衛隊自一日起動員三萬四千人在沖繩的宮古島海域展開十八天的陸海空聯合「奪島」演習,此為○九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軍演,雖然日方宣稱此次軍演的性質並未設定針對特定國家,但是以保衛釣魚台為目的非常明顯。

軍演地點是在沖繩本島南方大約四百公里,做為美軍射擊場的沖大東島,與釣魚台相距不遠,自衛隊還首次在宮古島部署反艦飛彈部隊。中國對日本的軍演相當不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強調,希望日本能多做有利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事。

此外,中國國防部也在十月三十一日召喚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武官,對上月十四日到十一月一日為止,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公海實施實彈射擊演習,日本自衛隊派遣護衛艦進入該軍演海域,同時也出動偵察機數度偵察飛行提出抗議。

對此,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一日在記者會上強調,自衛隊是遵循國際慣例進行警戒監視,「在國際法上沒有任何問題」。防衛省指出,上月二十四日到十一月一日清晨,中國軍方在先島群島海域實施實彈射擊,自衛隊當然會監視,以防對日本產生威脅,對於中國指「日本自衛隊妨害演習」,日本完全無法理解。小野寺五典強調,日中為避免互相猜疑,「早日建立海上聯絡網或是海上熱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ternet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Global Voices | 秘鲁:管制垃圾食物等于限制自由?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Global Voices | 秘鲁:管制垃圾食物等于限制自由?
Nov 2nd 2013, 02:00, by Chinese Netizens

秘鲁独特的烹饪法一直是国内外非常热门的话题,但近来引起大众热烈讨论的饮食议题,既不是料理品质的高低,也不是传统食材的新应用,而是秘鲁统总乌马拉(Ollanta Humala)所颁布的法令,儿童及青少年推广健康饮食法(the Law of the Promotion of Healthy Eating by Boys, Girls, and Adolescents)。

法令颁布于2013年5月17日,此规定的目的为"透过教育,加强及促进体育性活动并在中小学设立提供健康食物的午餐商家,藉此有效促进及确保人民的公共卫生健康及儿童的正常成长及发育,也同时监督所有针对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行销广告内容及活动。"

国会在5月2日通过这项法案,议员路易士(Luis Galarreta)宣称这是一项"干涉商业行为的法条,将严重影响媒体及其财务状况",同时前外贸旅游部长阿尔弗雷德.费雷罗(Minister of Foreign Trade and Tourism, Alfredo Ferrero)甚至说这样意义不明的法案将"影响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宣传(the Brazil World Cup in 2014)"。

 

作者 Juan Arellano · 译者 GV 中文化小组 · 阅读原文 es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plus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中国数字时代: 【河蟹档案】如果是恐怖袭击,为何要带上家人呢?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Subscribe to Bloomberg Businessweek

Ge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for 84% off what others pay on the newsstand - that's like getting 38 complimentary issue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河蟹档案】如果是恐怖袭击,为何要带上家人呢?
Nov 2nd 2013, 00:01, by Tony Nima

以下被新浪审查删除的微博来自自由微博网站,数字时代编辑整理:

*剿匪总队:96年台海危机。你们说李登辉是汉奸,我信了;2004年民进党执政,你们说陈水扁是台独分子,我也信了;今天,你们懒得说了,直接封杀@洪-智坤70 ,我倒想说一句:台湾有蓝绿两条裤衩换洗,很干净;你一条红裤衩穿了六十多年,不嫌脏吗?
e5145dd4gw1ea2ixn9t1tj20dw0b3js4
2013年10月30日

*袁裕来律师:【还有多少农民会被碾死?】2013年3月27日,河南中牟农民宋合义被碾死!2013年3月30日,湖北巴东农民张如琼被碾死!2013年4月3日,四川西昌农民宋武华被碾死!这些农民被碾死当然让人痛心,更加痛心的是,肯定还会更多的人会被碾死,我们却无能为力。| 相关新闻:《河南村民宋合义不同意每亩800元承包价被铲车在承包地碾死》《南都深度: 湖北巴东碾死村民张如琼案调查》《四川西昌1名村民遭推土机碾死 官方称系意外
41693645gw1e3fzagmtoyj
2013年04月06日

*时代迷思:北大法学教授张千帆:"如果网络言论损害了谁的名誉,那么冤有头、债有主,谁受伤害谁出面。总之一句话,国家靠边站;一旦政府插手网络,那么我们很快会发现,政府才是最大的造谣者。"。。。你怎么看?
53d3c592jw1ea1pbh0fltj20by0esjry
2013年10月29日

*莱德赵克强V:好贵的衣服啊!
72ae17c5gw1ea4ldr24euj20c81vstjv
2013年10月31日

*丁香园V:抱歉,此微博不适宜对外公开。如需帮助,请联系客服。// *来自天使之城:在温岭一院事件中,什么总理批示、卫计委要求、公安部通知,可以权当放屁,因为都是空头支票,多少年来你看到他们有遵守过自己的诺言嘛?还有人相信人民日报央视的鬼话,我只能说被奴役的实在太久了。只有这北京市卫生局的通知那是实打实要执行的,听闻瑞金医院要处理集体悼念的组织者。

6775674ajw1ea4p4ugu4vj20hs0npq5q
2013年10月31日

*谌贻春:这是个武松给西门庆看家护院的时代,这是个诸葛亮三出茅庐难见刘备的时代,这是个关羽过五关贿六将的时代,这是个陈世美被誉为社会楷模的时代,这是个包拯把秦香莲送进了精神病院的时代,这是个白骨精三打孙悟空的时代,这是个喜儿赖着要嫁给黄世仁的时代,这是个坑蒙拐骗被誉为赚钱能手的时代……
2013年10月31日

*光老顽童:看不懂毛刘周当年大谈普世价值?其实他们打的两套牌。早年对穷人是打造反有理牌:打土豪分田地。抗战后期为争取合法性打普世价值牌。自由民主平等宪政,反独裁反专政,让知识界为之迷惑振奋。毛治下的党内,则从来是民主集中制名义下的一言堂。当年普世价值言论在掌权后都被当作对敌斗争手段而丢弃。
2013年11月01日

*nezer–View:维吾尔学者谈天安门袭击事件: 维吾尔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 接受德国之声采访,表示对官方公布的有关所谓"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消息存在疑问。同时他也担心维吾尔人的处境更加艰难,矛盾冲突会更激化。 详情见下图:

9b62992ejw1ea5iggljbvj20c82yrwvz

© Tony Nim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