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

中国数字时代: Co-China周刊 | YANG:如果听,在中环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Co-China周刊 | YANG:如果听,在中环
Aug 29th 2013, 12:15, by Chinese Netizens

"在一遍又一边的提醒声里,是既定的权力机制对我们的规训:地铁里一遍遍提醒'请勿饮食'的广播声;上下手扶电梯时,提醒你'握好扶手,小心梯级';在'请勿超越黄线'的地铁提醒声里,我们变成不会行差踏错的乖乖都市人。杨阳觉得这是'一种机械化以及去人化的过程':'从声音的这一点,我们能看出我们在社会是处于一种被控制的状态'。"

 

"口袋就是那种东西,你放什么进去,它的形状就会随之改变。"本地声音艺术组织"声音掏腰包"(SOUNDPOCKET)创办人杨阳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喜欢那种弹性。"

在全世界高楼大厦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的中环,根据香港环保署数据显示,约有15%以上人口暴露于70分贝或以上、被定义为"噪音"的声音之中。假如中环的高楼们能像口袋一样,灵活柔软,随每时每刻遭遇的声音而变形:巴士声、红绿灯声、广告中的谆谆善诱、上下班高峰时,一连串高跟鞋、皮鞋竞赛式地踏在阶梯上;星期天,外佣们与朋友欢聚的声音;游行时,愤怒的口号声……

高楼因应声音而舞动,而那片如今被挤压的小得可怜的天空,也将因此被剪裁出不同的形状和宽度。是不是到这种时候,作为视觉动物的我们,才能真切"看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声音的来源是多么丰富、层次多么细腻?

但石头与钢筋的都市就很难做到像口袋一样柔软。中环的摩天大楼间,声音们冲撞、回荡,再被放大。在杨阳看来,城市于是变成一个巨大的音箱(SOUND-BOX),而居于其中的我们难以分清声音的来源与远近。

在和香港逼仄的居住空间同样扁平的聆听环境里,也不是找不到方法把世界挡在外面。最简单的,塞入两颗耳机,瞬间进入庞大音乐产业提供的经过压缩、可随身携带的自由。或者干脆发挥现代人"闻而不听"的特长,像香港开埠前一年(1840),小说家艾伦坡就写到的那样:(人群中的人)似乎满脑子想的只是,在人群中找出一条道,穿过去。

但回避,或许是在对损害自己的事物的纵容同时,将自己的一部份压扁?"我们是可以选择的。但如果你假设,眼前的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那你会愈来愈麻木。"

而尝试选择锻炼自己的耳朵,像口袋一样去收纳、倾听周围的世界,也是一种选择之一:"比如红绿灯,你可以纯粹当他是提醒我们过马路的工具,也可以静下来,留心听一听,他的节奏、他与周围其他声音如何迭加,形成另一种东西。"杨阳说:"我们的生活需要工具性的事物,但不能将生活仅仅压扁成工具。听听红绿灯,也许你能发现别的意思,这已经是一种开阔。

声音的阔度

带来的开阔还包括回忆及思考的细腻。作为一个从70年代起,就在中西区一路出生、成长的香港人,谈起中环飞速进行的拆与建,杨阳回忆起2006年底天星码头清拆事件中,消失的钟楼钟声:"天星码头上那个机械钟楼的声音,虽然和教堂的钟声不同,不具备宗教性,但在我看来简直是全香港唯一一个公共的钟声。那时无论你是去大会堂听音乐,还是只是在码头买一罐汽水休息一下,都可以听到。"

她认为这个声音十分重要:"钟声既是这个地方的一部份,也同时在标志着一个位置。比如以前,春天时,海港中弥漫着白雾。渡轮一直往前,眼睛什么都看不到。听着钟声的远近,你却知道自己在哪里。

"所有的遗产都是非物质的",杨阳引用她喜爱的澳洲学者LAURAJANE SMITH说。旧天星码头拆掉以后,钟楼的声音一并消失。香港政府其后建了个仿古的新天星码头,码头的中央大楼里摆放了一个新的电子仿古钟楼,机械钟声变成仿真的电子声。保育于是沦落为"案件重演",不如无有。如香港作家小思所写:"香港故事,竟然欠缺真切声音,倒不如无声了。"

而随着中环的发展,不仅大楼们的高度日益攀升,物料的转变也在暗中进行。比如1993年修建的半山电梯,不仅改变了人们上山下坡的速度,也改变了上山下坡的声音:「以前我在中环住的时候,每天上班都要走半山那个长电梯。这时你就能特别感觉到物料的存在。很多很多上班族同一时间穿着皮鞋或高跟鞋,踏在铁或者钢制的电梯上,像锉冰一样,十分吵。有时我受不了这声音,就走旁边的石阶,你会发现会静一点。"

杨阳回忆起一个她在石阶上遇见的一个外籍人士:"他很有趣,我见他时,他穿着拖鞋,正在石阶上几级、几级的跳。发出的声音,让我觉得很有音乐感。他这样子带来的城市的节奏,同你走电梯,产生的质地很不同。

"透过物料,你听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接触点。"杨阳相信:"去听可以让你找到、返回自己的位置,这是一种与他人、与外界——小到一条街,一个小区,大到世界和宇宙,建立关系的尝试。"

声音的控制

但为什么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重要? "如果没有定位,你就迷失方向,而一个没有方向和愿景的社会却常常叫人迷失。"在一遍又一边的提醒声里,是既定的权力机制对我们的规训:地铁里一遍遍提醒"请勿饮食"的广播声;上下手扶电梯时,提醒你"握好扶手,小心梯级";在"请勿超越黄线"的地铁提醒声里,我们变成不会行差踏错的乖乖都市人:"我觉得这些声音实际上是塞住你的空间,令到你变成机器人。所有的声音都在叫MOVE ON, MOVE ON,让你快点经过这里,快点去到一个地方。"杨阳觉得这是"一种机械化以及去人化的过程":"从声音的这一点,我们能看出我们在社会是处于一种被控制的状态。"

声音揭露我们在社会中的被动处境,然而我们并不是就因此无所作为。杨阳讲起自己以前住在中环的一个小故事:"当时我住在摩罗庙街的唐楼。有一年新年放烟花,因为我周围都是高楼,无法看见,只能很清楚听见烟花呯呯的声音。这声音虽然不吵,但让我觉得很被动。我又不同意我们拿很多钱去放烟花,为什么还必须听到呢?这件事很霸道啊,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一定要拿回一种主动,就上天台,录了半个钟的烟花声。"

"听是我们有的能力,那我们就要去使用它。简单来讲,就是让你的身体感受世界的振动",杨阳说。即使这种振动的结果之一,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录下看不见的烟花的声音,但已经足以启动对声音带来的质疑、愤怒和思考的共鸣。

声音的存在

除了听"见",声音还可以告诉我们听"在"。据SOUNDPOCKET举办的"听在"声音艺术节的场刊中所写,这个"在"可以是"处于某事某地的聆听",也可以是"所有聆听经验之可能存在的领域"。作为本地第一个专注于"声音艺术"(SOUND ART)的民间团体,杨阳却从一早就小心翼翼的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名词:"我们常避免说自己做的是声音艺术,而更愿意说我们在做与声音有关的艺术(AROUND SOUND ART),那就是SOUND IN ART 或者SOUND AS ART。

分类是一种命名,同时也是一种限制。人的耳朵,不局限于压扁的经验,完全可以像口袋一样,圆鼓鼓地(ROUND)、无止境地吸纳世界的各种声音。

SOUNDPOCKET曾经邀请来港的一位德国艺术家ROLF JULIUS曾搜集不同"版本"的尘埃、碎片,比如花瓶里、杯子里或角落里的灰烬,小碟子上生铁锈的碎片等等,通过装置,放大了他们的声音。意大利策展人CARLO FOSSATI评论称,在这件作品里,JULIUS的凝视总是往下的。而孩子们是这件作品的最好欣赏者,因为他们往往本能的弯下身来,贴近放在地上的尘土。

杨阳在向我介绍这个作品时说,JULIUS的眼睛之所以往下望,是因为他觉得每一点的尘埃,每一点别人不要的碎片,其实都充满着一点人的痕迹。这些东西虽然没生命,但与我们构成一种关系。所以JULIUS向下的凝视就给了我们一种谦卑。 "我时常觉得对比起视觉,一些聆听声音的方式,也带有一种谦虚。假设在中环,你少望一会那些摩天大厦。往下望,听听沟渠里的水声,那么你那一日可能会跟平常有些不同。"

(文章首发于《號外》2013年6月 COVER STORY。)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