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星期三

中国数字时代: 方可成 | 再见,南方周末;你好,博士生活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方可成 | 再见,南方周末;你好,博士生活
Aug 20th 2013, 17:31, by Chinese Netizens

在南方周末内部,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3年是一个坎,如果能迈过去,就会有很大的可能性长久留下。这道坎看似不高,但要迈过去,难度却相当大,许多人都在这个时间节点前离开了。

我也停在了这道坎前。

2013年7月底,我和南方报业集团的合同到期。8月中旬,我将飞赴美国,到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读博士(PhD),研究方向是政治传播(political communication),预计将需要至少5年的时间。

此前,我的很多同事都曾出国,他们大多参加的是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项目,也曾有同事去欧美国家读硕士,但出国读PhD的几乎没有先例——原因很简单,读PhD基本等于告别职业媒体人的生涯,转而投身学界。如果说从记者转行做公关、市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变换车道,那么从记者转行做学者则像是直接开到了另一条岔道上(而且是一条注定艰辛的、"性价比"不高的岔道)。

当然,我并不想夸大这一转变,因为它不是一次凭空的跳跃,而是一次自然的转向。我的研究课题,必定有关中国媒体和中国政治,它将建立于我3年从业经历中的观察与思考基础之上。

我也不希望用"逃离"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的选择。我从记者经历中获益颇多,这一行业的吸引力也并非同行们自嘲的那般不堪。我站直身躯与之挥手作别,胸中怀有感激,脑中不断反思,并将在未来以另一种方式和它相连。

如果问我为何而去,我会先回答为何而来。

我在很多场合重复过那个青春期少年被南方媒体"蛊惑"的故事。特殊的时代背景——SARS、孙志刚事件、南都案;特殊的个人成长阶段——躁动不安的高中生,身在理科实验班,却总喜欢写文章指点江山,每周买南方周末,误认为当记者是比当科学家更能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的选择。两者碰撞之下,我手握着因数学奥赛省一等奖而获得的保送机会,在北京大学的保送生申请表格中只填写了一个专业:新闻与传播。

使用"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这样的短语,我并不觉得冠冕堂皇或言过其实。当时的我、现在的我,都坚定地认为"理想"、"责任"是高尚的、值得追求的东西,并且习惯将其与自己读过的学校、工作过的地方联系起来。我记得读高中时曾询问一位在网上认识的大学生姐姐:北大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她告诉我,是社会责任感。尽管现实中的北大有太多令人失望的地方,但我们至少应当铭记这样的精神传统。

先北上,再南下,然后在南方媒体的北京记者站工作,这就是我在过去9年中的求学和工作轨迹。琐碎的时光中,在某些具体的时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参与了历史的进程,并且做出了不后悔的选择;但更多时候,我的感受是复杂的。

在工作之前,我对"理想"、"责任"的理解是一条简单的直线:媒体揭露真相,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理性等价值观,便是履行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阻力,于是理想碰撞了现实。

这个模型非常简洁,容易理解,也很正确。但问题是,实际情况会复杂得多。比如,媒体和媒体人本身也是社会中的存在,甚至是体制内的存在,他们为何要承担责任,何以承担责任?那些值得记取的闪光案例中,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选择?他们肩负的其他目标(如经济目标)是否会影响社会责任的履行?

又如,媒体对社会运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在"庙堂"的层面,媒体是否真的能影响历史的走向,成为进步的动力;在"江湖"的层面,媒体又是否真正在塑造一个可靠的公共领域,促进理性的辩论?

对于"理想碰撞现实",我的思考是:政治和商业力量的侵入自然是重要的负面因素,但泛泛而谈"管制"是没有太多益处的,有许多细节的问题等待回答:它们为何发生?如何发生?是否可以寻找其中的逻辑和趋势?它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应该如何评估?更令我感兴趣的是媒体和媒体人自身扮演的角色。在每一次具体的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产品是否会因媒体机构的定位与目标、媒体人的认知与局限、新闻操作的方法规范而发生偏移?这种偏移进而如何影响受众的认知(或者说,民意)?

我在这一行中行走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也天生不善与人打成一片,不过这三年的时间足以让我对一些现象形成初步的观察,萌生研究兴趣。既然发现"承担社会责任"这件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那为何不先把事情弄清楚?循着这样的思路,我愿从参与者变为旁观者和研究者。

有许多人问:你选择出国读书,跟年初的新年献辞事件有关吗?我的回答是,没有直接关系,因为申请工作是在去年下半年完成的。但我想,这一事件无疑坚定了我出国的决心,它让我窥见了中国媒体平时并不示人的那一面。事件结束后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会爆发这样的事件?又为何会走向这样的结局?事件中决定性的力量是什么?它的最终走向与整体的社会结构有哪些关联?

我无法在这里回答这些问题,但我保证会在不久的将来给出自己的思考。

在这个行业中,我遇到了很多真诚的、有才华、有热情的人,也遇到过虚伪的、晃悠着半桶水的人。贵圈很牛,贵圈也很乱,这是这个行业的真实生态。

单就"理想"和"责任"而言,在这个世界上,高举理想和责任的,不乏欺世之徒。即便是心术纯正的人,将理想和责任的旗帜举久了,也容易陷入两种结局:或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麻木,变得钝感;或自我感动,自我中心,变得偏狭,甚至偏执。在中国的新闻业中,不乏这两种人的身影,甚至成为一个行业的病。

只有切身站在一个行业中,才能体会到它的种种症状。记得三年多前参加南方报业校园招聘时,C社委问我:你觉得南方周末有什么缺点?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追随者"、"仰慕者",这样的问题太难了。如今作为一个内部人,若让我再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我大概可以滔滔不绝很久:从内到外,从机制到个人。

对问题与病态的观察,也在激发着我投身研究的好奇心。

做记者时,我常常心里发虚:我们这群人的意愿和能力是否足够?对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是否有足够深入的理解,还是仅仅人云亦云地重复一些教条?媒体人掌握着讲述和阐释世事的权力,左右着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但这群人是否真的可信?有没有可能是在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最近几年,对"南方系"的批评很是热闹。身为"南方系"的一员,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我也曾被当作靶子批判。最初,我很愤怒,对于批评的声音或奉上怒不可遏的回击,或报以轻蔑的一笑。但是后来,我已经变得相当平静。在我看来,来自左边的批评声音中不乏真知灼见,它完全可以成为督促自身反思和进步的资源。而对于其中那些毫无价值的文字,也不必愤怒或惊慌——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这里,也可以读懂中国。

正如中国是新闻的富矿,中国的媒体其实也是研究的富矿。可惜的是,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界依然孱弱。和美国学界对美国媒体的丰富研究成果比起来,中国学界(尤其是大陆学界)对中国媒体拿得出手的研究凤毛麟角。转型为研究者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填补这方面的缺失。

其实,要回答我为何而去,还有一个最简单的答案是:"我是我。"

我始终自认为不是一个好记者,或许也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典型的好记者。在我心目中,一般意义上的好记者应该性格外向,跟人自来熟,或者用南方周末内部的说法,有"匪气",能拿料;一般意义上的好记者应该是故事爱好者,喜欢追寻和讲述故事;一般意义上的好记者应该适应乃至喜欢不规律的生活。

至少,一般意义上的好记者应该具备以上素质中的两条。但很可惜,我一条都不具备。我性格内向,不善沟通,打个电话都会紧张好久。我浑身书生气,一点也不匪,不懂怎么混朋友。我不排斥故事,但更习惯也更擅长讲道理。我喜欢有条理地规划自己的生活,突发事件带给我的紧张和焦虑感远远胜过兴奋感。

当然,这些都可以说是表面因素——新闻界有很多内向的好记者,电话恐惧症也是不少记者的普遍病。或许,让我想要离开新闻业的更关键的性格因素是:我总是喜欢想太多。

想太多的一个后果是,我总在反思上文提及的那些问题,也许只有读博士才能让我有办法解答这些问题。

想太多的另一个后果是,我因高强度且不规律的记者生活对阅读和思考时间的侵蚀感到懊恼。

想来想去,也许还是做学术更适合我吧。

尘埃落定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偶然间听到洪启的《我是一只离群的鸟》,立刻欲罢不能地喜欢上了这首歌。我将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心思细腻的Z老师评论说:这首歌太符合你的心境了。

没错,我在洪启的歌声中听到了自己的心愿,特别是这一段:

看见河水要去的地方
我的清晨在那里闪亮
我的追求越过山冈
我的欢笑洒满在路上

我要离开周末的团队,飞往地球的另一面,开始至少5年的求学生涯。但我想,我不会彻底"离群"。我会继续写作,虽然不再是职业记者的身份;我会继续观察中国的新闻业,虽然不再是身居其中的一线工作者;我会继续思考,并在网络上与大家分享和讨论自己的思考心得。

这确实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憧憬着这种即将到来的变化:在五大湖区一个安静的小城,过几年简单而专注的生活,潜心读书,锻炼身体。

再见,南方周末。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愿你永远如那一缕打在人们脸上的阳光。

你好,博士生活。我将献出30岁之前的最后几年时光,愿你看到我每一丝微小的进步。

方可成
2013年8月2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